{{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甜蜜香氣:玉桂卷的起源與魅力

甜蜜香氣:玉桂卷的起源與魅力

起源與歷史

玉桂卷起源於北歐,特別是瑞典。在瑞典語中,它被稱為"kanelbulle"或"kanelbullar"。這種甜點在1920年代開始出現在瑞典的咖啡店和麵包店中,但直到1950年代才真正普及。

自1999年起,瑞典將每年10月4日定為"肉桂捲日"(Kanelbullens dag),以慶祝這種國民甜點。據統計,瑞典人每年消耗的肉桂捲總重超過1億4,800萬公斤,平均每人每年食用約316個。

特點與製作

玉桂卷的主要特點包括:

  • 基本成分:高筋麵粉、牛奶、糖、無鹽奶油、酵母、雞蛋和肉桂粉。
  • 製作過程:將麵團揉製、發酵、擀平,然後塗上肉桂糖混合物,捲起切段後烘烤。
  • 形狀:通常呈螺旋狀或辮子狀。
  • 風味:除了肉桂,瑞典版本還會加入小荳蔻(cardamom)增添香氣。

區域差異

  • 歐式玉桂卷:使用較少的糖和油,通常不會淋上糖霜,而是撒上珍珠糖或砂糖。
  • 美式玉桂卷:較為蓬鬆,常見淋上大量糖霜,成為美國人喜愛的早餐之一。
  • 北歐各國:在丹麥和挪威,玉桂卷因其形狀被稱為"蝸牛"或"旋轉"。

文化意義

  • Fika文化:在瑞典和芬蘭,玉桂卷是下午茶時間(fika)的經典搭配。
  • 身份象徵:在瑞典,玉桂卷已成為國民身份認同的象徵之一。
  • 全球流行:近年來,玉桂卷的受歡迎程度在全球範圍內不斷上升,包括在台灣等地區。

製作玉桂卷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但其溫暖香甜的味道和獨特的口感使其成為深受喜愛的甜點。無論是作為早餐、下午茶點心還是節日特製,玉桂卷都能為人們帶來愉悅的味蕾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