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渡渡鳥的故事:從發現到滅絕的警示

渡渡鳥的故事:從發現到滅絕的警示

基本特徵

渡渡鳥(學名:Raphus cucullatus)屬於鴿形目鳩鴿科,是渡渡鳥屬的唯一物種。這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體型巨大,成鳥身高約1米,體重可達10-18公斤,最大的甚至有20多公斤。渡渡鳥原本只生存於南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島上。

發現與滅絕

渡渡鳥於1505年被人類發現,但僅僅200年後就滅絕了。1598年,荷蘭商船首次在毛里求斯島上發現了渡渡鳥。由於缺乏天敵和不懼怕人類,渡渡鳥很容易被捕獵。在1660年代前後,渡渡鳥徹底滅絕,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記錄物種。

滅絕原因

  • 人類的直接捕殺,儘管其肉質並不美味。
  • 人類引入的入侵物種,如老鼠、豬等,與渡渡鳥爭奪食物和棲息地,甚至偷食其蛋。
  • 棲息地被破壞。
  • 渡渡鳥在人類發現前數量可能已經不多。

文化影響

  • 英語中有一句諺語"as dead as a dodo",意為"死透了"或"早就過時了"。
  • 渡渡鳥出現在著名文學作品《愛麗絲漫遊奇境》中。
  • 渡渡鳥成為除恐龍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

渡渡鳥的滅絕故事成為了人類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的警示,也凸顯了人類活動對脆弱生態系統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