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特徵
黑山羊體格中等,體型呈長方形,頭部呈三角形,鼻梁平直。被毛主要為黑色,但也有少量麻色、白色和花色個體。根據被毛長短,可分為以下幾類:
- 長毛型("蓑衣羊")
- 半長毛型("半蓑衣羊")
- 短毛型("滑板羊")
角和髯
- 大多數公羊和母羊都有角和髯。
- 公羊角粗大,呈鐮刀狀,略向後外側扭轉。
- 母羊角較小,多向後上方彎曲,向外側扭轉。
體型數據
成年黑山羊的平均體型數據如下:
性別 | 體高(厘米) | 體長(厘米) | 胸圍(厘米) | 體重(公斤) |
---|---|---|---|---|
成年公羊 | 57.69 ± 4.48 | 60.58 ± 4.61 | 73.62 ± 5.23 | 31.05 ± 6.00 |
成年母羊 | 56.01 ± 3.59 | 58.93 ± 3.97 | 70.67 ± 5.01 | 28.91 ± 5.54 |
生產性能
黑山羊擁有多項優良特性:
- 肉用性能:屬肉用型品種,肉質香嫩,口感極佳。
- 皮革品質:皮板面積大(5000~6400平方厘米),厚薄均勻且富有彈性。
- 生長速度: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優秀。
- 適應性:合群性好,采食性廣,具備強大的游走能力和抗逆性。
養殖方法
黑山羊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放牧:根據季節調整放牧方式,如春季先放枯草坡,夏季注意防暑降溫,秋季注重抓膘配種,冬季注意保暖。
- 舍飼:提供專用羊舍和運動場,注意飼養的定時、定量、定質、定人。
- 飼料:要求營養價值高,含足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無機鹽,易消化且適口性好。
- 配種:公羊需保持中上等膘情,單獨飼養。母羊配種前則需做好營養補充。
地理分佈
黑山羊在中國多地有分佈:
- 山東:沂蒙黑山羊主要分佈於山東泰、沂山區,以沂河、沭河流域上游為中心產區。
- 貴州:貴州黑山羊的原產地是畢節,現廣泛分佈於六盤水市、黔南州、黔西南州和安順市等地。
黑山羊不僅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也在當地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在婚喪嫁娶、建房造屋等傳統習俗中都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