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糕的起源與歷史
黃金糕本名為「Bika Ambon」,發源於印尼,是南洋娘惹糕的一種。「黃金糕」是該糕點流傳至廣東後的雅稱。據說是由印尼華僑發明,後來由棉蘭人發揚光大。
2000年左右,黃金糕被引進香港,並逐漸成為春節餐桌上的熱門糕點,象徵「黃金滿屋」的美好寓意。
黃金糕的特色與風味
- 外觀與質地:色澤金黃,內部呈現蜂窩紋或魚翅紋。
- 口感與香氣:煙韌彈牙,濕潤鬆軟,富有雞蛋香、椰香與蜜糖的甘甜。
黃金糕的基本材料
製作黃金糕需要以下主要材料:
- 雞蛋(3顆全蛋加4顆蛋黃)
- 木薯粉(200克)
- 椰奶或椰漿(160克)
- 細砂糖(120克)
- 乾酵母(2克)與溫水(40克)
- 香料(如斑蘭葉、香茅、薑黃等,可選)
黃金糕的製作方法
基本製作步驟
- 準備酵母水,靜置10分鐘。
- 將全蛋和蛋黃打發,分次加入砂糖。
- 將香料與椰奶加熱後靜置取出。
- 將木薯粉、椰奶、蛋液與酵母水混合,攪拌均勻。
- 糕漿過篩,靜置發酵6-8小時。
- 將發酵好的糕漿倒入烤盆,170-210度烘焙40-50分鐘。
氣炸鍋版本
將糕漿倒入適合氣炸鍋的容器,設定170度,烘烤20分鐘。
關鍵技巧與提示
- 發酵溫度:保持35-40度,可用烤箱內放熱水輔助。
- 攪拌方式:避免過度攪拌,可用Z字型輕柔撥動。
- 降溫處理:出爐後倒轉糕點,避免下陷。
食用與翻熱建議
黃金糕的多種食用方式:
- 蒸熱:隔水蒸10-15分鐘,保持濕潤柔軟。
- 微波加熱:3-5分鐘即可。
- 蒸後煎:蒸3-5分鐘後煎至兩面金黃,外脆內軟。
結論
黃金糕不僅是一款美味糕點,更承載了南洋文化與香港創新的融合。無論是購買成品或親手製作,黃金糕都能帶來甜蜜與好運,成為節日與日常的美味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