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鮮奶油是以牛乳分離乳脂製成的乳製品。台灣規定乳脂肪含量10%以上未達80%稱為鮮奶油,達80%以上才稱奶油。美國、英國等地有更細緻的脂肪含量分級,確保消費者清楚識別產品種類。
物理化學特性鮮奶油是乳脂在水中的乳液,奶油則是水在乳脂中的乳濁液。脂肪含量高於35%的鮮奶油才易於打發,重鮮奶油(36%以上)膨脹力更強,適合製作各式甜點裝飾。
傳統上,將生牛乳靜置,脂肪自然浮升後收集頂層即為鮮奶油。現代工業則以離心機加速分離,效率更高。經過均質化的鮮奶無法再分離出鮮奶油。
現代化工業生產工業生產鮮奶油時,常添加鹿角菜膠等天然穩定劑以延長保存,但這些添加物仍有健康爭議,需適量攝取。
項目 | 動物性鮮奶油 | 植物性鮮奶油 |
---|---|---|
原料 | 牛乳乳脂 | 氫化棕櫚油+人工香料 |
脂肪類型 | 天然乳脂 | 人工反式脂肪(部分) |
健康影響 | 含必需脂肪酸、維生素A | 反式脂肪對心血管有害 |
物理特性 | 易融化、淡乳黃色 | 高穩定性、純白色 |
應用 | 口感細緻、難造型 | 易做花俏造型、穩定 |
100公克重鮮奶油約含346卡,脂肪36公克、蛋白質2.1公克、碳水3.3公克。含豐富維生素A、B群及少量鈣、鎂等礦物質。
脂肪酸組成與健康影響鮮奶油含多種必需脂肪酸及卵磷脂,有助腦神經健康。短鏈與中鏈脂肪酸易被肝臟利用,不易囤積體內,部分甚至有助降低膽固醇。
打發關鍵在於低溫與脂肪含量,過度打發會油水分離,工具與材料品質也會影響打發效果。
鮮奶油高脂肪高熱量,應適量攝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飽和脂肪攝取應低於總熱量10%。乳糖含量極低,乳糖不耐者多可接受。
選購與保存建議鮮奶油不僅是烘焙與料理的靈魂,更是營養與健康的平衡藝術。掌握正確知識與應用技巧,讓鮮奶油為生活增添層次與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