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馬草壟:新界北區的發展與未來

馬草壟:香港新界北的自然與發展交匯點

地理位置與特色

馬草壟位於香港新界北區,與深圳福田區僅一水之隔,擁有多樣化的地形及生態環境:

  • 地形:主要為平原,東面為大石磨,南面為古洞北新發展區,西面為鷓鴣坑及鐵坑,西北面為蠔殼圍。
  • 生態:區內有季節性濕草地、沼澤、池塘、天然和人工水道、混合林地等多種生境。
  • 水系:馬草壟溪及其支流從鐵坑流至蠔殼圍,貫穿整個地區。

歷史與現狀

  • 邊境禁地:曾是香港的邊境禁地,直到2013年政府解禁。
  • 麥景陶碉堡:二級歷史建築,也是觀賞日落的熱門地點。
  • 現有村落:包括馬草壟新村及信義新村兩條鄉村。
  • 休閒活動:近年成為熱門郊遊地點,吸引不少遊客觀賞日落和夜景。

未來發展計劃

香港政府公布的馬草壟發展計劃,涵蓋以下主要內容:

  • 規模:發展範圍約55公頃,其中52公頃用作發展。
  • 住宅規劃:
    • 以私人住宅為主
    • 預計新增約9,800至10,700個住宅單位
    • 新增人口約25,600至28,000人
  • 土地用途:
    • 住宅:29%
    • 公共設施:25%
    • 休憩用地:19%
    • 自然河溪:10%
    • 其他(道路、美化市容地帶等):17%
  • 交通規劃:
    • 將成為河套區與古洞北的連接交匯點
    • 2031年將有道路經由馬草壟連接古洞北
    • 2039年及以後落成的北都公路建議途經馬草壟
  • 生態保育:建議保留現時的馬草壟溪,並在兩旁規劃休憩用地,形成自然綠廊。
  • 實施時間表:首批受影響的居民或作業者將於2027年左右需要遷離。

馬草壟的發展計劃反映了香港政府在城市擴展、住房供應與生態保育間尋求平衡的努力。然而,這也意味著傳統面貌和天然環境將面臨巨大變化。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