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雞樅菌:珍稀美味與自然共生的奇妙關係

雞樅菌:珍稀美味與自然共生的奇妙關係

分類與分佈

雞樅菌屬於真菌界擔子菌門傘菌綱傘菌目離褶傘科蟻巢傘屬。全球記載有超過70種雞樅菌,其中中國記載有34種。它主要分佈於中國南方、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在我國主要分佈於雲南、廣東、貴州、西藏、海南和四川等地。

形態特徵

雞樅菌的子實體通常較大:

  • 菌蓋直徑:1-30厘米,有時超過50厘米
  • 菌肉厚度:1-3厘米
  • 菌柄粗細:0.5-4厘米

成熟的雞樅菌通常具有以下特徵:

  • 菌柄長3-15厘米
  • 菌蓋直徑3-23厘米
  • 菌蓋表面光滑,頂部凸起呈斗笠型
  • 顏色多為灰白、淺黃、灰褐或青色

生長特性

雞樅菌是一種與白蟻共生的菌類。它生長在白蟻巢上,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

  1. 白蟻在築巢時無意中培育了雞樅菌的菌絲體。
  2. 雞樅菌的菌絲體在白蟻巢內大量生長,分解有機物。
  3. 菌絲體在巢體表面產生小白球狀結構,成為白蟻的食物來源。
  4. 適宜條件下(如春季雷雨後),雞樅菌會從巢體上長出地面形成子實體。

營養價值

雞樅菌富含多種營養物質:

  • 蛋白質
  • 脂肪
  • 膳食纖維
  • 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 維生素
  • 核黃素
  • 氨基酸

烹飪方法

雞樅菌因其獨特的口感和風味,在烹飪中廣受歡迎。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烹飪方法:

  • 炝炒:配合皺皮椒或花椒,保持鮮美口感。
  • 製作菌油:慢火熬煮提煉,可用於調味。
  • 焗雞:與雞肉一同烹製,風味獨特。
  • 清炒:保持原汁原味。
  • 煲湯:增添湯品鮮美。

注意事項

  • 新鮮度:最好當天採摘即食用,若需儲存,應放入冰箱,不超過3天。
  • 挑選:優質雞樅菌的傘蓋應聚攏收緊,如子彈頭般堅實,散發清新菌香。
  • 食用禁忌:雖然雞樅菌營養豐富,但仍需注意個人體質,適量食用。

雞樅菌不僅是一種美味的食材,也是自然界中白蟻和真菌共生關係的絕佳例證,體現了生態系統的奇妙平衡。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