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長照照護知識|鼻胃管全攻略與常見Q&A

長照照護知識|鼻胃管全攻略與常見Q&A

什麼是鼻胃管?

鼻胃管是一條經鼻腔插入、進入胃部的透明塑膠管,廣泛應用於無法經口進食、吞嚥障礙、手術後引流或藥物投與等醫療情境,是長照與急慢性醫療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

主要用途

  • 為無法正常吞嚥或進食者進行營養灌食
  • 手術後或腸胃道阻塞時引流胃內容物
  • 協助藥物給予及部分醫療治療需求

適用對象與禁忌症

  • 中風、神經病變或吞嚥困難患者
  • 老年吞嚥功能退化、口腔疾患或昏迷者
  • 禁忌:鼻咽癌、食道狹窄、嚴重呼吸困難、顱底骨折等

鼻胃管種類及更換資訊

  • PVC(每7-14天更換)
  • 矽質(約1個月更換一次)
  • 兩截式(一個月更換;外段非灌食時可移除)
  • 建議使用連續6週以上考慮改用胃造口

灌食護理重點

  • 每次灌食前確認管定位;頭部抬高30-60度
  • 食物溫度37~40°C,分量每次不超過400cc
  • 嚴守衛生,灌食後沖洗管壁,預防阻塞
  • 灌食完畢維持半坐臥姿30分鐘
  • 每日更換貼膠帶並清潔鼻翼、檢查深度
  • 定時清潔口腔,避免細菌孳生

可能併發症

  • 吸入性肺炎及細菌感染
  • 鼻腔及皮膚潰瘍、刺激與不適
  • 管路阻塞、胃食道逆流、噁心嘔吐
  • 長期使用恐脫垂、食道括約肌疲乏、味覺退化
  • 嚴重時恐造成鼻胃管症候群或誤入氣管導致肺部危害

家屬照護守則

  • 學習正確灌食及照護技巧
  • 定期檢查管路及鼻部皮膚
  • 關注患者咳嗽、嘔吐、發燒等異常反應
  • 與醫護團隊保持聯繫並定時評估治療效果

鼻胃管Q&A|常見問題區

Q1. 鼻胃管多久需要更換?

常見PVC管建議7~14天更換一次;矽膠質軟管則可使用約一個月,視患者狀況及管路阻塞或感染風險彈性調整。若需長期持續灌食,建議考慮作胃造口減少不適與感染。

Q2. 放置鼻胃管最容易出現哪些併發症?

常見有吸入性肺炎、鼻腔/皮膚潰瘍、灌食後不適、阻塞、鼻胃管症候群等,日常護理和醫護評估、保持管路暢通與衛生為預防之道。

Q3. 灌食時需要注意什麼姿勢?

灌食及半小時內應將患者床頭抬高30~60度(半坐臥),避免內容物逆流及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Q4. 鼻胃管和胃造口有什麼差別?

鼻胃管屬暫時性灌食方式,損傷鼻、咽部黏膜較多;胃造口從腹壁進入胃部適合需長期使用者,能減少上呼吸道不適與降低併發症。

Q5. 可以用什麼方式預防鼻胃管阻塞?

每次灌食及給藥後,務必用20~50ml溫開水沖洗管路並養成定時檢視暢通習慣,以預防阻塞。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