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鐵觀音:烏龍茶中的香韻傳奇,品味東方經典

鐵觀音:烏龍茶中的香韻傳奇,品味東方經典

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安溪名品,茶香四溢,韻味無窮

鐵觀音的起源與歷史淵源

命名的傳說故事

關於鐵觀音的命名,流傳著兩種主要說法。第一種為「魏說」,相傳在清朝雍正年間,安溪西坪松岩村的魏蔭是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每天都會向觀音菩薩獻茶。有一天,他夢見在溪澗邊發現一株特殊的茶樹,醒來后循著夢境尋找,果然找到了那株奇特的茶樹。他將茶樹移植到一個鐵鼎中精心培育,製成的茶葉香韻非凡,色澤如鐵,因此取名「鐵觀音」。
第二種為「王說」,相傳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安溪西坪堯陽岩的王士仕在荒園間發現一株與眾不同的茶樹,移植到家中悉心培育。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將此茶饋贈侍郎方苞,方又將茶轉獻內廷。乾隆帝飲後大悅,認為茶葉烏潤結實如「鐵」,味香形美如「觀音」,故賜名「鐵觀音」。

傳入台灣的歷史

鐵觀音茶原產於福建安溪,這也是現今世界上鐵觀音產量最多的地區。在清末民初時期,由木柵農民張迺妙兄弟前往安溪引進純種茶苗,在木柵樟湖山上種植,成為鐵觀音最早的台灣發展地。

鐵觀音的特性與種類

茶樹特徵

鐵觀音茶樹原是一種茶樹品種,學名為 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 cv. 'Tieguanyin'。其葉片具有明顯的紅心、歪尾特徵,一般俗稱「紅心歪尾桃」。葉片會向上捲曲呈波浪狀手形,這些特徵使其與其他茶樹品種區別開來。
值得注意的是,「鐵觀音」既是樹種名也是製法名。在台灣,鐵觀音茶是指一種以鐵觀音茶特定製法製成的烏龍茶,所以台灣鐵觀音茶的原料,不限定是鐵觀音品種茶樹的芽葉。

鐵觀音的香型分類

根據市場的界定,鐵觀音主要分為清香型、濃香型和陳香型三大類:

  • 清香型鐵觀音: 香氣高強,馥郁持久,花香鮮爽,醇正回甘,觀音韻十足。茶湯呈金黃綠色,清澈明亮。
    細分:
    • 傳統型:安溪俗稱「正味」、「正炒」,半條索狀,較為彎曲緊結,梗皮紅褐亮,湯色金黃明亮,茶湯味滑、活、厚。
    • 鮮綠型:又稱鮮香型,「一綠三清」,即色綠(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和香清、水清、味清。
  • 濃香型鐵觀音: 傳統烘焙方式製作,干茶肥壯緊結,色澤烏潤,香氣純正,帶甜花香或蜜香、栗香等。湯色呈深金黃或橙黃,醇厚甘滑。
  • 陳香型鐵觀音: 清香型、濃香型鐵觀音原料長時間醇化后,稱為陳年鐵觀音,民間稱為「老茶」。茶味更醇厚、回甘性更好、韻味更明顯,性溫,具有暖胃、補氣、降血脂、降血壓、敗火、消食、安神等養生保健功效,有「三年是藥,五年是金,十年是寶」之說。

鐵觀音的製作工藝

採摘標準

鐵觀音的製作從採摘開始,標準十分考究。鮮葉採摘標準必須在嫩梢形成駐芽後,頂葉剛開展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二三葉,俗稱「開面採」。
一年分四季採製:

  1. 谷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25%~30%
  2. 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15%~20%
  3. 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至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20%~25%
  4. 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40%~45%

製作流程

  1. 採青: 遵循「五不」原則(不折斷葉片,不折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不帶魚葉和老梗)。
  2. 涼青: 鮮葉移入室內涼青架,促進葉內水分重新分佈平衡。
  3. 晒青: 利用太陽光和自然風萎凋蒸發鮮葉中的水分,讓葉質變得柔軟。
  4. 做青(搖青): 關鍵步驟,一般4~5次,促進茶葉發酵。
  5. 炒青: 溫度260度左右,迅速制止酶促氧化作用,鎖定茶葉香氣。
  6. 揉捻: 使茶葉卷曲成條,釋放內含物質。
  7. 烘焙: 充分乾燥,形成特有香氣和風味。

鐵觀音的沖泡與品鑒

沖泡方法

  • 茶具選擇: 濃香型適合紫砂壺,清香型適合蓋碗。
  • 投茶量: 每泡約8克,可依個人口味調整。
  • 水溫控制:
    • 老茶(陳香型):100度沸水
    • 較粗老的新茶:95度以上
    • 較細嫩的新茶:90度
  • 沖泡時間:
    • 第一泡:約1分半鐘
    • 第二泡:不超過2分鐘
    • 第三泡:約2分半鐘
    • 第四泡以後:不超過3分鐘

品鑒要點

  • 外形: 肥壯、緊結、卷曲,色澤烏潤。
  • 湯色: 清香型金黃綠色,濃香型深金黃或橙黃色。
  • 香氣: 蘭花香、桂花香、水蜜桃香、蜜香、栗香等。
  • 滋味: 醇厚回甘,「音韻」明顯,口齒留香。
  • 葉底: 黃綠、肥厚、有光澤,柔軟,傳統型有「綠葉紅鑲邊」。

鐵觀音的保健功效

  • 清香型鐵觀音: 延緩衰老,保持年輕。
  • 濃香型鐵觀音: 護肝降脂,使人放鬆。
  • 陳香型鐵觀音: 抗炎清火,提神醒腦。
  • 還有調降尿酸、調理腸胃等多種健康功效,經多次烘焙後咖啡因含量較低,腸胃不適者也適合飲用。

結論

鐵觀音作為中國傳統名茶的瑰寶,不只代表了一種茶飲,更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製茶智慧。從清朝發現至今,鐵觀音以其獨特的香氣、滋味和多種保健功效贏得了全球茶客的喜愛。無論是傳統的濃香型,還是現代的清香型,或是陳年的陳香型,每一種鐵觀音都有其獨特的品質特色和飲用體驗。隨著製茶技藝的不斷發展和茶文化的廣泛傳播,鐵觀音將繼續以其獨特魅力征服更多茶友的味蕾,在世界茶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