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銜尾蛇:永恆循環的古老符號

銜尾蛇:跨越文明的永恆循環符號

銜尾蛇(Ouroboros)

銜尾蛇,古希臘語 οὐροβόρος(音譯烏洛波羅斯),即「吞尾者」。其形象為蛇(或龍)緊咬自身尾巴,環成一個圓環,象徵無始無終、輪迴與自我更新。

起源與歷史

最早見於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古埃及,作為太陽環行與再生符號刻於方尖碑與護身符上,代表生命與宇宙的永恆循環。此後經腓尼基傳入古希臘,並由哲學家柏拉圖於《蒂邁歐篇》中描述其為「自我吞食的宇宙始祖生物」,具有不朽與完美結構。

主要象徵意義

  1. 無限與循環:圓環形象暗喻循環不息的生命週期與季節更迭,也映射宇宙生生不息的法則。
  2. 自我參照與重生:蛇吞自身尾巴,呈現自我創生與毀滅並存,如不死鳥在焚燒中重生的神話意象。
  3. 陰陽對立的統一:煉金術中常將銜尾蛇塗成黑白兩色,如同東方陰陽圖案,象徵對立力量的相融相生。
  4. 心理原型:榮格學派指出,銜尾蛇是「前自我階段」的原型象徵,反映人類心靈的混沌與統整。

跨文化演變

文明/地區 時期/典故 象徵意義
古埃及 公元前1600年,太陽圓盤象徵東昇西落 再生、永恆
紅山文化(中國) 新石器時代,玉器出土顯現蜷曲龍形 生命輪迴與天地合一
北歐神話 巨蛇耶夢加得環繞世界,咬尾自噬 世界的邊界與終極毀滅
阿茲特克文明 羽蛇神形象延伸為咬尾蛇形態 太陽與宇宙循環
印度神話 蛇神舍沙環繞龜神俱利摩,支撐世界 支撐宇宙與無限循環
煉金術 中世紀歐洲,《克里奧佩特拉》手稿中半黑半白銜尾蛇圖像 「一切即一」的萬物合一理想

在現代的延伸

  • 數學∞符號:形似扭紋形銜尾蛇,兩者在「無限」概念上互相啟發,但具體源流仍存爭議。
  • 當代藝術:如崔旴嵐的機械銜尾蛇裝置,賦予時間與天體運行的動態詮釋。
  • 大眾文化:廣見於紋身、時尚與圖像設計,作為生命力與永續的象徵。

銜尾蛇自古至今跨越時空,持續昭示人類對永恆循環自我超越的深刻想像。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