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誰能拒絕這一味?經典紅燒肉的傳奇與做法全攻略!

誰能拒絕這一味?經典紅燒肉的傳奇與做法全攻略!

紅燒肉簡介

紅燒肉是華人世界最經典的家常名菜之一,以五花肉、醬油和糖慢燉而成,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這道菜的歷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傳說來自北宋文學家蘇軾於黃州的創新,被稱為「東坡肉」。千百年來,紅燒肉已衍生成為多地區的美食代表,如浙江、上海、湖南、台灣等地皆有專屬風格。

經典紅燒肉材料

材料用量說明
五花肉1.8-2公斤帶皮,半肥半瘦口感最佳,切成大約5cm方塊
醬油6-8大匙鹹味與色澤來源
老抽1-2大匙增添光澤與深色
冰糖或砂糖80-90克焦糖化後提甜味與色澤
紹興酒/料酒6大匙去腥增香
薑片一大塊去腥、提升香氣
蒜頭3瓣提香
八角4顆特殊香氣
月桂葉2片複雜風味
蔥段2-3根裝飾與香氣
清水約1200毫升燉煮用

步驟說明

  1. 焯水: 五花肉切大塊,下滾水煮4-5分鐘去除雜質,撈起瀝乾。
  2. 煎炒: 肉塊中火煎至表面金黃微焦,逼出豬油。
  3. 炒糖色: 鍋內加糖,小火炒至融化略帶焦色,讓每塊肉裹滿焦糖。
  4. 下調味: 加薑蒜拌炒,依序下醬油、老抽、紹興酒拌勻。
  5. 燉煮: 加足量清水,放入八角、月桂葉、蔥段,大火煮滾後加蓋轉小火悶煮60-90分鐘。
  6. 收汁: 開蓋轉中火,收濃醬汁至肉塊晶亮。
  7. 上桌: 出鍋盛盤,灑蔥花即可。

地方風味變化

  • 台灣紅燒肉:偏好加入米酒和五香粉,有時還會配蘋果西打或沙士增加肉質軟嫩感。
  • 上海紅燒肉:多佐百葉結,色澤更深更亮,甜味突出。
  • 湖南紅燒肉:常加乾豆角、辣椒,吃起來微辣鮮甜。
  • 江西紅燒肉:常搭配竹筍,味道清香。

紅燒肉Q&A

Q:如何讓紅燒肉的皮Q彈、肉軟爛?
A:選用帶皮五花肉,經焯水後先煎透,再慢火長時間燉煮,最後收汁即能達到外Q內嫩。
Q:紅燒時必須另外炒糖色嗎?
A:炒糖色可使成品色澤更紅潤且香氣更豐富。如果怕失敗,也可以用冰糖與醬油直接慢炆。
Q:紅燒肉肥而不膩的關鍵是什麼?
A:豬皮肥部要慢火持續煮讓多餘油脂溶出,並搭配蔥、薑、蒜與辣椒去腥解膩。
Q:有哪些配菜推薦?
A:可搭配小黃瓜、燙青菜、涼拌木耳或清蒸時蔬,搭配白飯最經典。

小知識

  • 紅燒肉雖好吃,但脂肪及熱量豐富,不宜過量。
  • 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擁有傳承的家常紅燒肉配方。
  • 蘇軾「緩著火、少著水」—是千年傳承的經典烹調訣竅。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