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蝴蝶酥的祕密:經典法式酥點的美味與健康大解析

蝴蝶酥的祕密:經典法式酥點的美味與健康大解析

1. 歷史與起源

蝴蝶酥(法語:Palmier)源自歐洲,最早可追溯至中東鄂圖曼帝國的果仁蜜餅(Baklava),後由法國廚師改良,採用牛油千層酥皮與砂糖烘烤出形似棕櫚葉的點心,因而得名“feuille de palmier”。也有一說起源於奧地利維也納,但普遍認定法國為誕生地。

  • 西方別稱:「象耳朵」、「眼鏡」、「豬耳朵(德語:Schweineohren)」
  • 中國本土化:上海最早引入,並改良為「海派小點」,北京、成都等地亦發展出桂花、抹茶等風味版本

2. 製作流程

  1. 將冷藏或解凍的牛油千層酥皮擀成約20×30公分長方形,雙面均勻撒上砂糖。
  2. 由兩側向中線各摺兩次,再將兩邊合併成長條,輕按使層次黏合。
  3. 冷藏定型後切成約1公分厚薄片,置於烤盤呈Y字開展。
  4. 以200°C上下火烘烤12–15分鐘,翻面續烤至兩面金黃酥脆即可。

3. 地區變奏風味

  • 西班牙:La palmera de chocolate,半面浸朱古力脆膜
  • 墨西哥:Oreja,內含肉桂粉糖層,香氣濃郁
  • 上海/香港:大尺寸配奶茶;加入桂花、芝麻、抹茶、黑松露等創新口味
  • 開胃鹹點版:夾入奶酪、香草、大蒜、番茄乾等材料,作為開胃小點

4. 營養成分比較

項目 自製(約100g) 包裝(CreamTea,13g×7片≈91g)
熱量 約365 kcal 約539 kcal(77 kcal×7)
蛋白質 10.6 g 5.6 g
總脂肪 9.1 g 37.8 g
飽和脂肪 3.1 g 26.6 g
碳水化合物 59.7 g 45.5 g
25.4 g 45.5 g
147 mg 0 mg(無標示)
註:包裝數據以每片13g計算,實際值依廠商標示為準。

5. 健康建議

  • 蝴蝶酥屬於高脂高糖「空卡路里食品」,常食或過量易導致熱量超標、心血管負擔及代謝異常。
  • 建議少量享用並搭配水果(如蘋果、藍莓)或乳酪,平衡膳食纖維與蛋白質攝取。
  • 運動量大者可適量補充熱量,小朋友建議淺嚐以免過飽且缺乏必要維生素礦物質。
蝴蝶酥以其簡單材料、酥脆口感與多元變奏深受喜愛。掌握千層酥皮折疊技巧並控制砂糖用量,可在家輕鬆製作經典法式甜點,或加入地方風味創新吃法;但因其高糖高脂,宜作偶爾享受。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