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蜡樣芽孢桿菌:食品安全的隱形威脅

蜡樣芽孢桿菌:食品安全的隱形威脅

生物學特徵

  • 形態:桿狀,約1.5μm長,有色,孢子呈橢圓形
  • 生長條件:最適生長溫度為28℃~37℃,10℃以下生長緩慢或不生長
  • 抵抗力:芽孢耐熱,需100℃加熱30分鐘或乾熱120℃加熱60分鐘才能被殺死

分布與污染

  • 廣泛存在於土壤、水、空氣、動物腸道等環境中
  • 常見於米製品、乳製品、腐乳、泡菜、熟肉及熟菜等食品

致病性

  1. 食物中毒:
    • 嘔吐型:主要由催吐毒素引起,多見於米飯及其製品
    • 腹瀉型:由腸毒素引起,較少見
  2. 其他感染:
    • 可引起菌血症/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尤其在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

預防控制

  1. 食品生產經營:
    • 實施HACCP和GMP
    • 控制原料、環境及加工過程
    • 防止交叉污染
  2. 集體供餐單位:
    • 保持廚房清潔
    • 生熟分開
    • 及時冷卻和低溫保存食物
  3. 消費者:
    • 注意家庭廚房衛生
    • 不食用未經徹底加熱的剩飯剩菜
    • 及時冷藏,避免室溫下長時間存放食物

蜡樣芽孢桿菌是一種需要重視的條件致病菌,尤其在食品安全領域。正確的食品處理和儲存方法對預防由其引起的食物中毒至關重要。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