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蒙奇奇:幸福與幸運的象徵——揭開超人氣玩偶的秘密故事

蒙奇奇:幸福與幸運的象徵

起源與命名

蒙奇奇(Monchhichi)誕生於1974年,由關口晃市創作,是日本Sekiguchi公司推出的超人氣玩偶。其名字結合了法語「MON」(我的)和「CHICHI」(吸奶嘴的聲音),並與英文「monkey」(猴子)的發音相似。在不同國家,蒙奇奇有不同的稱呼,例如英國的「Chic-a-boo」、法國的「KiKi」,而在中國則被親切地稱為「夢吱吱」或「萌嗤嗤」。

特徵與設計

蒙奇奇的設計充滿特色,讓人一見傾心:

  • 臉、手和腳由塑料製成
  • 身體覆蓋柔軟的咖啡色毛毛
  • 手上或脖子上帶有奶嘴
  • 喜歡吮吸大拇指的可愛習慣

最初,蒙奇奇以圍兜的顏色區分性別:藍色為男孩(Monchhichi Kun),粉紅色為女孩(Monchhichi Chan)。

文化影響

  1. 日本傳說:送一隻蒙奇奇給心儀的人,預示著兩人一生的幸福和幸運。
  2. 媒體作品:蒙奇奇曾推出多部動畫系列,包括1980年的日本動畫《Monchhichi Twins》和1983年的美國動畫《Monchhichis》。
  3. 產品多樣化:除了玩偶,蒙奇奇還衍生出300多種不同的產品。
  4. 全球化:從1975年開始出口到德國和奧地利,隨後擴展到更多國家。

發展歷程

  • 1972年:前身Kuta Kuta系列誕生
  • 1974年:蒙奇奇正式誕生
  • 1977年:推出可替換衣服和鞋子的版本
  • 1980年:推出家庭成員系列和首部電視動畫
  • 2004年:推出新一代蒙奇奇,包括兒女角色

蒙奇奇不僅是一款玩具,更成為了跨越世代的文化符號,在全球範圍內持續受到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