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背景
考門夫人原名麗蒂.伯德(Lettie Bard),1870年3月3日出生於美國愛荷華州。她與丈夫查理.考門(Charles Cowman)曾在東亞傳教近20年,主要在日本開展事工。
創作背景
1919年,考門夫婦因丈夫健康原因返回美國。在照顧重病丈夫的六年期間,考門夫人開始提筆寫作。她通過研讀聖經和其他基督教著作,記錄下自己在苦難中的靈修心得,這些文字最終彙集成《荒漠甘泉》一書。
內容特點
《荒漠甘泉》以日記形式寫成,主要內容包括:
- 聖經經文引用和闡釋
- 其他神學著作的段落摘錄
- 作者夫婦的個人見證和靈修體會
- 關於如何在苦難中獲得盼望、忍耐與喜樂的教導
這本書教導讀者如何通過閱讀聖經聆聽上帝的話語,在生活中尋找希望和力量。
影響力
《荒漠甘泉》出版後廣受歡迎,已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400萬冊。除了基督徒,許多非信徒也因其中動人的故事而閱讀此書。
在中文世界,《荒漠甘泉》也有重要影響。1939年首次在上海出版中文譯本後,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都廣受歡迎。值得一提的是,蔣介石和蔣經國都曾大力推薦這本書,使其在1970年代的台灣非常流行。
總結
《荒漠甘泉》作為一本充滿智慧和安慰的靈修經典,百年來持續影響著全球讀者,為許多人在人生困境中帶來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