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苦艾酒:穿越歷史的綠仙子

苦艾酒:穿越歷史的綠仙子

定義和特徵

苦艾酒是一種高度數的蒸餾烈酒,酒精含量通常介於 65-84% 之間。它由多種草本植物萃取而成,其主要成分包括:

  • 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又稱大艾草)的花和葉
  • 綠茴芹
  • 甜茴香
  • 其他藥材和香料

這些成分賦予了苦艾酒獨特的茴香味與木質苦味。

歷史和文化意義

苦艾酒的起源可追溯至18世紀末的瑞士,而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它在法國特別流行,尤其受巴黎的藝術家與作家圈子喜愛。

苦艾酒歷史上有許多別稱,例如:

  • "La muse"(繆斯)
  • "La fée verte"(綠仙子)

這些名稱反映了它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禁令和復興

儘管苦艾酒曾風靡一時,但由於人們對其中化合物 側柏酮(thujone) 的誤解與誇大擔憂,20世紀初在多國被禁止,包括美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瑞士及奧匈帝國。

20世紀90年代,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及法律限制的放鬆,苦艾酒開始復興。如今,在瑞士、法國、美國、西班牙與捷克等地,已有近 200個品牌 的苦艾酒重新面世。

飲用方法

傳統上,苦艾酒需要用冰水稀釋後飲用,比例通常為 3:15:1。以下是典型的飲用儀式:

  1. 使用特製的苦艾酒勺子。
  2. 在勺子上放置一塊方糖。
  3. 緩緩滴入冰水,使糖溶解並與酒混合。

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調節酒的強度,還能欣賞到苦艾酒獨特的 "louche" 效果——當水加入時,酒液會變得乳白且不透明。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有些人會點燃苦艾酒,但這並非傳統做法,且可能破壞酒的風味,因此不推薦。

苦艾酒是一種具有豐富歷史與獨特品飲體驗的烈酒,並在近年來重新獲得人們的欣賞與認可。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