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肉桂捲(Cinnamon Roll)起源於瑞典,1920年代始見於咖啡店與麵包房,1950年代方普及為大眾甜點。其結構為發酵麵團,塗抹黃油、肉桂粉與糖後捲製切塊烘焙,常佐以糖霜或奶油芝士,已成歐洲與北美常見早餐或下午茶點心。
成分 | 典型用量與說明 |
---|---|
高筋麵粉 | 200–470g,決定麵團筋度與口感 |
黃油 | 40–84g,分為麵團內揉與塗面兩部分 |
牛奶/全蛋 | 牛奶135–200ml;全蛋液25–52g,用於潤麵及增香 |
乾酵母 | 3–5g,支持麵團發酵 |
肉桂粉 | 4–5g,作為內餡主香料 |
糖粉/紅糖 | 30–112g,用於內餡與糖霜調製,決定甜度 |
奶油芝士 | 50g(糖霜用),常與糖粉、香草精調製糖霜 |
18世紀末,類似肉桂捲的「Chelsea Bun」於英國倫敦切爾西出現。其後德國「Schnecken」與英德移民將此風味帶至美國費城,逐漸演變為「Sticky Buns」。1920年代瑞典咖啡店首推以肉桂為主的捲狀麵包,1950年代因烤箱普及與物料價格下降,肉桂捲成為瑞典家庭常見甜點,並衍生多種區域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