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事蹟
杯渡禪師的真實姓名已不可考,他因常乘木杯渡水而得名。據《高僧傳》記載,杯渡禪師具有神通力,能乘木杯渡河,輕疾如飛。他性格特異,行為不拘小節,如嚴冬浴冰水、穿鞋上床等。
杯渡禪師精通醫術,能起死回生,還懂得分身術。他最後表示要前往交廣之間,從此絕跡。
與香港的淵源
相傳杯渡禪師於5世紀中葉來到今香港屯門一帶。他在青山山邊修廬築舍,潛修佛經並四處傳道弘法。杯渡禪師居住的地方後來被稱為杯渡山,也就是今天的青山。
在杯渡山上,杯渡禪師留下了一個岩洞,被稱為杯渡岩。這個岩洞後來成為重要的佛教朝聖地。杯渡禪師的到來,被認為是香港佛教的發端。
歷史遺蹟
今天的青山禪院(俗稱青山寺)被認為是杯渡禪師當年修行之處。在青山禪院大雄寶殿後方的杯渡岩內,至今仍保存有一尊杯渡禪師的石像。這些遺蹟見證了杯渡禪師在香港的歷史足跡,也成為香港佛教發展的重要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