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
龜頭炎的主要症狀包括以下幾點:
- 龜頭或包皮呈紅色、腫脹
- 出現疹子或白點
- 疼痛、搔癢或灼熱感
- 異味分泌物
- 排尿時疼痛
- 皮膚脫皮或潰瘍
原因
龜頭炎可由多種因素引起:
- 細菌或真菌感染(如念珠菌)
- 個人衛生習慣不佳
- 包皮過長或包莖
- 性行為傳播
- 糖尿病
- 化學物品刺激(如肥皂、沐浴露)
- 皮膚疾病
- 外傷
治療方法
龜頭炎的治療通常包括以下方法:
- 保持局部清潔和乾燥
- 使用抗真菌或抗生素藥膏
- 口服抗生素(針對嚴重感染)
- 控制潛在疾病(如糖尿病)
- 避免刺激性物質
對於反覆發作的龜頭炎,醫生可能建議進行包皮環切術(割包皮)以預防復發。
預防措施
預防龜頭炎的方法包括: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 每天清洗龜頭和包皮
- 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
- 控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 安全性行為
如果出現龜頭炎症狀,建議及時就醫,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以避免症狀惡化或引發其他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