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牛板腱大解密】肉香嫩筋兼備,料理靈魂部位全攻略!

【牛板腱大解密】肉香嫩筋兼備,料理靈魂部位全攻略!

一、牛板腱部位來源與結構

牛板腱(又稱嫩肩牛排、Top Blade Muscle),取自牛肩胛骨上方的肌肉,每頭牛僅產出約2公斤。中心有一條透明嫩筋,脂肪低,肉質結實,好嚼耐煮。板腱根據筋分布又可分為「板腱」及「翼板」兩區,油脂分布均勻,適合厚片煎、薄片炒或長時間燉煮。

二、牛板腱的肉質特點

  • 纖維緊實,筋多但炆煮後超嫩。
  • 外層可煎至焦香,內裡保持多汁嫩彈。
  • 牛肩肌肉風味濃郁,適合簡單調味突顯原味。

三、牛板腱最佳烹飪方法

1. 香煎/燒烤

將板腱室溫放置,兩面抹海鹽,大火煎每面約1.5分鐘,表皮上色後休息5分鐘切片,搭配奶油、蒜頭提升香氣。

2. 紅燒/酱炖

切塊汆燙去血水,與蕃茄、紅酒、八角等配料慢燉1.5~2小時,肉質軟嫩且筋膜分解。

3. 速炒

切薄片,用少量小蘇打、醬油、料酒醃漬快炒,保持肉片鮮嫩不老。

四、營養價值

營養成分 含量 (每100g) 備註
熱量 137 kcal
蛋白質 20 g
脂肪 6 g 含飽和脂肪2.7g
膽固醇 71 mg
86 mg
碳水化合物 0 g
7.45 mg
維生素B12 4.4 µg

五、常見食譜推薦

  • 香煎奶油板腱牛排: 大火煎至5分熟,配上海鹽與無鹽奶油,外焦內嫩。
  • 蕃茄炆板腱牛肉: 蕃茄、洋蔥、胡蘿蔔、馬鈴薯與牛板腱一同慢燉,湯汁濃郁。
  • 黑胡椒板腱牛排片: 厚切片拌黑胡椒醬油醃,快煎至七分熟,蒜香與胡椒味濃。

常見問答 Q&A

Q1:牛板腱跟翼板有什麼差異?
A:板腱為肩胛中央部位,有筋膜,適合燉煮或煎至外脆內嫩;翼板為較細嫩油花多的肩胛邊部,更適合煎牛排。
Q2:板腱牛排要如何煎才不會太硬?
A:建議回溫後大火煎短時間至表層焦黃,靜置再切片,保留肉汁,切勿過度加熱。
Q3:筋多的板腱適合什麼烹飪?
A:筋多時推薦長時間燉煮紅燒,筋膜會軟化,口感滑嫩不柴。
Q4:營養價值高嗎?
A:牛板腱蛋白質含量高、脂肪適中,兼具維生素B12和鋅,是不錯的高營養肉品選擇。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