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消化餅乾的秘密|經典英式點心全解析

消化餅乾的秘密|經典英式點心全解析

消化餅乾概述

關鍵觀點: 消化餅乾是一種起源於蘇格蘭的半甜餅乾,名稱源自19世紀對碳酸氫鈉「助消化」功效的誤解。實際製作過程中高溫烘焙已分解活性成分,並不具醫療助消化作用,但其全麥與膳食纖維特性令其口感獨特,長期成為英國及英聯邦國家的下午茶點心與甜點餅底。

定義與命名

消化餅乾(英語:Digestive Biscuit)因添加弱鹼性碳酸氫鈉而得名,最初被認為能中和胃酸、促進消化,故稱「消化餅」。現代製程中,此化學作用已失效,名稱僅保留歷史意義。

歷史發展

  • 1839年發展: 兩位蘇格蘭醫生為解決消化不良,首次在餅乾配方中加入碳酸氫鈉。
  • 1876年面世: 消化餅乾在英國正式出現;1894年記錄於《新通用烹飪書》。
  • 1892年量產: McVitie’s依Sir Alexander Grant秘方開始工廠化生產,並迅速成為英國最暢銷餅乾。

成分組成

典型配方包含:糙棕色小麥麵粉、糖、植物油、全麥穀物、膨脹劑(碳酸氫鈉、酒石酸、蘋果酸)、鹽;另可添加干乳清、燕麥、脫脂奶或乳化劑等。

營養價值

項目 一般消化餅(2片≈30g) 輕怡消化餅(2片≈30g)
熱量 140大卡 130大卡
碳水化合物 18g(含4.8g糖) 20g(含6g糖)
蛋白質 2g 2.2g
脂肪 6.4g(含3g飽和脂肪) 4.2g(含0.4g飽和脂肪)
140mg 138mg
儘管名稱暗示助消化,實際上應將其視為高纖維零食,非醫療助消化產品。

食用方式與應用

  • 消化餅乾常與茶或咖啡搭配食用,並可用作芝士蛋糕底或其他甜點餅底。
  • 傳統英式吃法為迅速「浸一秒」於熱飲中,再立即取出,以保酥脆口感。

主要品牌與市場

McVitie’s是代表品牌,其原味及巧克力消化餅均屬暢銷款。英國成人平均每秒消耗52塊消化餅,年銷量約7,100萬包,市場規模達3,500萬英鎊。

小結

消化餅乾雖不具原始「助消化」效果,卻憑借其全麥和纖維特質,成為英國下午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經典點心。選購與食用時,應注意總熱量與糖脂含量,適量享用以平衡健康。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