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極地雪之王:雪鴞(Snowy Owl)全面介紹

極地雪之王:雪鴞(Snowy Owl)全面介紹

1. 分類與命名

雪鴞屬於 鴞形目(Strigiformes)、鴟鴞科(Strigidae)、雕鴞屬(Bubo),學名 Bubo scandiacus。最初由林奈於1758年命名,基因研究確認其應歸入雕鴞屬。

2. 外形特徵

指標 雪鴞(雄) 雪鴞(雌)
體長59 cm66 cm
翼展125–165 cm
體重1.6–3.0 kg2.3 kg(平均)
羽色近純白,少量深色斑點白底深褐斑更多
虹膜黃色
爪長2.5–3.5 cm
耳羽極不顯著同雄

雪鴞通體密羽覆蓋,可耐攝氏 -50°C 極寒,體溫維持 38–40°C。身形雄偉,捕獵利爪強而有力。

3. 分布與棲息地

  • 繁殖區:北極圈苔原與島嶼,如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格陵蘭、斯堪地那維亞與西伯利亞。
  • 越冬區:歐洲南部、亞洲中部與北美多地。
  • 棲息類型:草原、苔原、濕地、農田與海岸開闊地。

4. 覓食與生態角色

主要以旅鼠為食,每年捕食上千隻。也捕食雪兔、水禽、野鳥及有時捕魚。

  • 方式:伏擊型捕獵由地面或高處俯衝撲捉。
  • 每日所需:約 7–12 隻小鼠數量。
  • 生態價值:對控制鼠輩具有生態與農業價值。

5. 行為與繁殖

  • 活動時段:罕見的白天活動型貓頭鷹,於極晝地帶尤其活躍。
  • 繁殖方式:多為一夫一妻制,偶有一夫多妻;巢穴為土丘或草地洼地。
  • 產卵數:3–16 枚,孵化期 27–34 天;雛鳥 7 週後可飛行。
  • 壽命:野外可活至近 10 年,圈養壽命超過 35 年。

6. 保育現狀

  • 保育等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無危」。全球約 29 萬隻,數量穩定。
  • 威脅:車輛撞擊、高壓電纜、偷獵、氣候變遷造成覓食困難。
  • 保育法律:列入 《候鳥保護條例》、《CITES 附錄Ⅱ》與中國二級保護動物。

7. 文化象徵與人類關聯

  • 加拿大魁北克省省鳥,出現在加拿大總督標誌與鈔票。
  • 網絡迷因“O RLY?”的代言鳥便是雪鴞。
  • 《哈利波特》中海德薇(Hedwig)即為雪鴞。

總結:雪鴞不僅是北極生態系統的頂級捕食者,也在人類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兼具美麗與野性,值得我們珍視與保護。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