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內容與語譯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花叢中擺下一壺美酒,獨自飲酒卻無人作伴。
舉起酒杯邀請明月,對著影子湊成三個人。
月亮不懂得飲酒,影子只是跟隨我的身體。
暫且以月亮和影子作伴,及時行樂趁著春光。
我歌唱時月亮徘徊,我起舞時影子紛亂。
清醒時一起歡樂,醉酒後各自分散。
永遠結伴作忘情的遊逸,相約在遙遠的銀河再見。
寫作背景
李白約43歲時被召入京城供奉翰林,但因政治理想無法實現而心情苦悶。一個月夜,他獨自在後院飲酒,看到美麗的夜景,卻無人作伴,於是產生了這首詩。
主題思想
1. 抒發孤獨寂寞之情:詩人借描寫獨酌無人相陪來表達內心的孤寂。
2. 懷才不遇的憤懣:李白對現實政治的失望和對自身才華無處施展的無奈。
3. 曠達灑脫的人生態度:雖然孤獨,但詩人仍能自得其樂,以想像力創造歡樂。
4. 追求精神自由:詩人通過與月、影結伴,表達對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嚮往。
寫作特色
1. 想像奇特:將月亮和影子擬人化,創造出熱鬧的氛圍。
2. 情感起伏:由孤獨到歡樂,再回到孤寂,體現了複雜的心理變化。
3. 意境優美:以花間月下的美景襯托詩人的情懷。
4. 語言精煉:五言古詩,簡潔有力。
5. 對比手法:以熱鬧的想像反襯內心的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