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暖心進補!經典羊腩煲食譜與常見Q&A

暖心進補!經典羊腩煲食譜與常見Q&A

菜式簡介

羊腩煲是一道以羊腩和多種配料慢燉的廣東冬日名菜,風味濃郁,既滋補又能驅寒,非常適合天氣漸冷時享用。

食材與配料

  1. 羊腩(羊胸腹部肥瘦相間)500克
  2. 白蘿蔔 1條(約300克)
  3. 粉絲/冬粉 一把
  4. 老薑 5片
  5. 紅蔥頭 3粒(拍碎)
  6. 蒜頭 4瓣(拍碎)
  7. 八角 2粒
  8. 花椒 1茶匙
  9. 冰糖 1塊(約10克)
  10. 生抽 1大匙
  11. 蠔油 1大匙
  12. 料酒 1大匙
  13. 鹽 2茶匙
  14. 水或高湯 適量

前處理

  1. 羊腩汆水:鍋內加水、老薑片及料酒,放入羊腩,煮沸撇去浮沫,撈起沖洗。
  2. 白蘿蔔去皮切塊(約3厘米見方);粉絲用溫水浸軟備用。

燉煮步驟

  1. 熱鍋落油,爆香紅蔥頭、蒜頭、剩餘薑片至微金黃色。
  2. 加羊腩略煎至微焦。
  3. 注入水或高湯,放八角、花椒和冰糖,大火煮滾。
  4. 水沸轉中小火,加入白蘿蔔,蓋鍋燉約1小時至羊腩軟腍入味,湯汁微濃。
  5. 加入粉絲煮5分鐘,再調入生抽、蠔油、鹽,煮2分鐘即可熄火。

食用建議

  • 將煲仔鍋直接上桌,最好趁熱食用。
  • 粉絲吸飽羊湯,柔滑入味;羊腩軟腍,散發微膻香。
  • 適合一家大小圍爐享用,盡顯溫馨。

健康小貼士

  • 羊腩性溫,有助驅寒暖胃,適合秋冬進補。
  • 配白蘿蔔助消滯,減輕油膩感。
  • 高血脂或痛風人士宜適量進食。

料理小貼士

  • 如怕羊膻,可先以米酒、蔥段、薑片浸泡15分鐘,再汆水。
  • 湯色濃郁可加少許老抽。
  • 喜辣者可爆香時下乾辣椒或辣椒油。
常見Q&A
Q1:怎樣選購適合做羊腩煲的羊腩?
選購有肥有瘦、筋膜分明的羊腩部位,煮出來口感最嫩滑且不乾柴。
Q2:怎樣減低羊腩的膻味?
可先用薑片、蔥段、米酒浸泡,再汆水,或加入部分香料(如八角、花椒)共同燉煮。
Q3:白蘿蔔可以換成什麼蔬菜?
可以用馬蹄、冬菇或竹筍代替,但白蘿蔔最能中和羊腩的油膩與膻味。
Q4:可以用電飯煲或壓力鍋煮嗎?
可以,壓力鍋時間可縮短至25-30分鐘,電飯煲則按「燉湯模式」或需要延長至1.5-2小時。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