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斷腸草:致命植物的真相與特徵

斷腸草:致命植物的真相與特徵

斷腸草的多樣性

斷腸草是一個常見的俗稱,實際上指代多種有毒植物,而非特定的單一物種。在中國,至少有 9科、13屬、16種植物 被稱為「斷腸草」。然而,最常見的斷腸草通常指的是:

鉤吻 (Gelsemium elegans)

鉤吻是馬錢科的一種有毒植物,也被稱為胡蔓草或大茶藥。

特徵

  • 枝條光滑
  • 葉子呈卵狀長圓形,對生
  • 開小黃花,花冠呈漏斗狀,內面有淡紅色斑點

毒性

鉤吻全株有毒,尤其是根和葉(特別是嫩葉)毒性最大。主要毒性成分是 鉤吻鹼 (gelsemine),誤食可導致嚴重中毒,甚至死亡。

中毒症狀

誤食後 10分鐘內 可出現以下症狀:

  • 噁心、嘔吐
  • 腹痛、抽筋
  • 眩暈、言語含糊
  • 呼吸衰竭和昏迷

藥用價值

儘管有劇毒,鉤吻仍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外用:祛風攻毒、散結消腫、止痛
  • 用於治療:疥癩、濕疹、瘰癧、癰腫、疔瘡、跌打損傷、風濕痹痛

注意事項:

  1. 鉤吻僅可外用,絕對不可內服。
  2. 容易被誤認為金銀花,採摘時需格外小心。
  3. 若不慎誤食,應立即就醫。

其他被稱為斷腸草的植物

除鉤吻外,還有其他植物也被稱為斷腸草,如:

  • 大果夾竹桃 (Beaumontia brevituba Oliv.)
  • 烏頭 (毛茛科烏頭屬)
  • 大戟 (大戟科)

「斷腸草」這個名稱涵蓋了多種有毒植物,使用時需格外謹慎,切勿輕易嘗試或內服。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