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幽門螺旋菌感染成因與防範全解Q&A
Q1:幽門螺旋菌的主要傳播途徑有哪些?
A:幽門螺旋菌可透過口–口、糞–口和胃–口等多種方式傳播,也可能因未消毒醫療器械導致感染。
傳播途徑 | 方式說明 |
---|---|
口–口 | 如親吻、共用餐具及飲具、口對口餵食、牙科治療 |
糞–口 | 食水或食物被糞便污染,洗手不徹底 |
胃–口 | 胃食管反流或嘔吐物使菌體帶入口腔後傳播 |
醫源性感染 | 內視鏡、牙科等器械消毒不全 |
Q2:哪些人群與環境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旋菌?
A:以下情境或族群較高風險:
- 家庭聚集性:一家人共餐、共用餐具、親密接觸
- 衛生條件不佳:食水污染、洗手習慣不佳
- 居住擁擠:多人共住,尤其基礎公共衛生較差
- 長照或醫療機構:人群密集、器械交叉使用
- 兒童與老年人:免疫力較低族群
- 家族病史:有胃潰瘍、胃癌家族史
- 生活習慣:如吸煙、長期服用制酸劑等
Q3:日常生活可怎樣預防幽門螺旋菌感染?
A:做好個人與家庭衛生、養成良好飲食與飲水習慣、確保醫療器械消毒與及早檢測治療,是預防的關鍵:
- 飯前、便後徹底洗手,處理嘔吐物/糞便請戴手套及口罩
- 家庭用餐儘量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避免共用牙刷/杯子
- 飲用經過安全處理的水源,避免食用生食或來源不明食物
- 醫療檢查時選用設備消毒確實之醫療機構
- 如家人確診,其他成員宜主動檢查及諮詢醫師
- 感染後應遵從醫囑接受標準療程徹底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