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生活
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7月22日)出生於江蘇揚州,原名陳秀清,後改名張玉良。她的童年極為坎坷:
- 幼年父母雙亡
- 13歲時被舅父賣入蕪湖妓院
- 1913年,被蕪湖鹽督潘贊化贖身,並成為其妾室
藝術教育
在潘贊化的支持下,潘玉良開始了她的藝術之路:
- 1918年:考入上海圖畫美術院(後改名上海美術專科學校)
- 1921年:獲得公費留學機會,赴法國深造
- 1923年:進入巴黎國立藝術學院
- 1925年:考入羅馬國立美術專門學校,學習油畫和雕塑
藝術生涯
潘玉良在藝術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 1928年:回國後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畫系主任
- 1928-1936年:在中國舉辦了5次個人畫展,引起轟動
- 1937年:再次赴法,此後在法國居住長達40年
- 在國際上多次獲獎,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家
藝術風格
潘玉良的藝術風格融合了東西方元素:
- 擅長油畫、水墨畫、素描、版畫、色粉畫和雕塑
- 作品主題多為裸體女性,在當時引起爭議
- 堅持「合中西於一冶」的藝術追求
- 代表作包括《雙人袖舞》《持扇女人》《浴女》等
晚年與遺產
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在巴黎逝世,享年82歲。她留下了豐富的藝術遺產:
- 近5000幅作品存世
- 1984年,4000餘幅作品運回中國,大部分收藏於安徽博物院
- 她的生平故事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潘玉良克服了時代和性別的限制,成為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女畫家之一,為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