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魚簡介
大地魚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海產魚類,在粵語地區尤其常見。這種魚有多個別名,包括撻沙、比目魚、左口魚等,學名為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
特徵與生態
大地魚是扁身海魚,具有以下特點:
- 身體扁平寬闊
- 雙眼位於身體同一側(通常在左側)
- 背面顏色較深,腹面顏色較淺
- 棲息於海底,常潛伏在沙中捕食
大地魚主要生活在熱帶到寒帶的大陸架海域,以蜆類為主要食物來源。
烹飪用途
大地魚在粵式料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 調味品:曬乾後磨成粉末,成為天然調味料,可替代味精。
- 湯底增鮮:廣泛用於熬製雲吞麵湯底,能夠提升鮮味。
- 雲吞餡料:有些店家會在雲吞肉餡中加入大地魚粉。
- 其他菜式:可用於炒菜、煮粥、製作魚丸等。
製作與保存
製作大地魚乾的步驟:
- 選擇扁平、橢圓形的魚
- 去除內臟,清洗乾淨
- 將魚肉蝴蝶式切開,但不完全分離
- 風乾或日曬 2-3 天(下雨天可能需要 5-6 天)
製成的大地魚乾可以整條保存,或磨成粉末。妥善保存可達一年之久。
大地魚是粵式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其獨特的鮮味為許多傳統菜餚增添了層次感和深度。雖然現在有些餐廳開始使用替代品,但真正地道的粵式美食仍離不開大地魚的點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