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城市永續新趨勢:一頁了解「魚菜共生」的奇蹟循環

城市永續新趨勢:一頁了解「魚菜共生」的奇蹟循環

什麼是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Aquaponics)是一種結合「養魚」(水產養殖)與「種菜」(水耕栽培)的創新循環生態系統。魚的排泄物經硝化菌分解後,成為植物的天然營養;而植物再過濾水質,讓潔淨的水回流魚缸,達成「魚幫菜、菜幫魚」的雙贏局面。

歷史與發展

  • 中國唐代已出現「稻魚共生」的案例
  • 阿茲特克文明(約西元1150年)設有漂浮農場系統
  • 現代系統1970年代於美國興起,近年於日本、台灣、香港興建於都會、家庭陽台與學校

魚菜共生系統構成

  1. 魚缸:養殖淡水魚(如羅非魚、鯉魚、鯰魚等)
  2. 過濾槽:物理過濾雜質+硝化菌分解有害物
  3. 種植床:用淨化過的水種菜,可用無土或有培養基方式
  4. 附設備包括循環幫浦、增氧機與PH/微量元素調節器

常見系統類型

  • 深水耕(Deep Water Culture, DWC)
  • 養液膜技術(NFT)
  • 培地床(Media Bed)
  • 多層垂直塔型等

優缺點分析

特徵 優點 缺點
環境與資源 用水量比傳統農法減少90%;無農藥化肥、友善環境 初期投資較高
生產效益 單位面積產出提高2-3倍,運作成本低 需調控魚菜配比,現時以葉菜為主
永續性 養殖廢水再利用,減少浪費 電力與設備若損壞則全系統易受影響
產品品質安全 無農藥與抗生素,魚菜皆安全新鮮 需定時補充鐵、鈣、鉀等微量元素

運作關鍵提醒

  • 營養平衡:調節魚飼料與植栽密度,避免有機物積存
  • 添加微量元素:鐵(EDDHA/EDTA)、鈣(貝殼)、鉀(草木灰)等
  • 病蟲害防治:物理隔絕(溫室/雙門)、有機資材,或必要時採分流式有限度用藥
  • 人力培訓:養殖+農耕雙技能易學,亦可建立SOP供初學者使用

前景與應用發展

魚菜共生正於城市空間、環境教育及社區福利領域倍受關注。未來將結合農產品及水產品牌化、開放教育參訪、DIY套裝與體驗營等多元營利方式。身為環保城市與綠色生活代表案例,魚菜共生值得更多人認識與探索!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