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芋圓的起源、營養、做法與Q&A

台灣人氣甜品──芋圓全攻略!Q彈口感、健康營養、製作秘訣&常見問答

芋圓簡介

芋圓是台灣著名的傳統甜品,早在1940年代已經出現,以Q彈軟糯的口感吸引眾多粉絲。不論是搭配冰品、熱糖水或仙草,都有極高人氣。

主要成分及營養

  • 芋頭、番薯、紫薯、木薯粉。
  • 100克芋圓約有 210-246卡路里,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幾乎沒有脂肪和蛋白質。
  • 搭配糖水、紅豆、牛奶、仙草等後總熱量較高,一碗甜品可等同兩到三碗飯。

芋圓製作步驟

  • 芋頭、番薯、紫薯切塊,蒸15-30分鐘至軟身。
  • 蒸熟後壓成泥狀,分別加入木薯粉與砂糖,以熱水調成不黏手的粉糰。
  • 搓成長條、切粒,最後下滾水煮至浮起就完成。
  • 冷凍保存可放1至2個月,方便隨時品嚐。

品嚐及搭配方法

  • 可加入糖水、椰奶、牛奶、紅豆、黑糖水、仙草等食材製作多款台式甜品。
  • 煮熟後口感Q彈,適合熱食或冷食。
Q&A:芋圓常見問題
Q1:芋圓有什麼營養價值?
A1: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熱量亦較高,但脂肪和蛋白質非常低,屬於能量型食材。

Q2:DIY芋圓是否困難?
A2:做法簡單,只要準備好材料並依步驟操作,新手亦可輕鬆完成。

Q3:芋圓如何保存?
A3:可冷凍保存1至2個月,想吃時直接用滾水煮熟即可。

Q4:有什麼推薦的芋圓甜品搭配?
A4:常見有紅豆芋圓、仙草芋圓、椰奶芋圓和黑糖芋圓等,皆可自由混合。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