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1909年,美國華盛頓州的索諾拉·史馬特·多德(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在參加母親節禮拜時,深感父親在母親過世後獨自撫養六名子女的辛勞,因而倡議設立「父親節」,以紀念其父威廉·史馬特(William Smart)的生日與所有偉大父親的付出。1910年6月19日,派克恩市(Spokane)舉行了全球第一次父親節聚會,隨後:
國家/地區 | 日期 | 由來與備註 |
---|---|---|
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日本、新加坡、印度、菲律賓等76國 |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 源自美國,後被各地效仿。香港亦沿用此日作父親節。 |
台灣、蒙古 | 8月8日(「八八節」) | 1945年8月8日發起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父親,以「八八」諧音「爸爸」而訂定,每年全台一致慶祝。 |
德國 | 復活節後第40天(耶穌升天日) | 又稱「男人節」,當天父親們會推著啤酒木桶外出暢飲,享受專屬狂歡。 |
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 | 3月19日(聖約瑟夫日) | 紀念耶穌之父聖約瑟,除向所有父親致意,也向名為「Joseph」者致意。 |
澳洲、紐西蘭 | 9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 與歐美相異,當地多以家庭BBQ或觀看球賽形式慶祝,並舉辦「最佳父親」選舉以宣揚父職重要性。 |
泰國 | 12月5日 | 以泰國已故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生日為父親節,全國身穿黃衣、寺廟祈福,街道掛滿黃燈籠。 |
其他 | 各異(如南歐復活節後40天、5月8日韓國雙親節、11月北歐等) | 不同國家因宗教或文化因素而另訂日期,例如韓國將5月8日訂為「雙親節」;北歐國家多在11月第二個星期日慶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