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全球父親節:起源、日期與各國特色慶祝全解析

全球父親節:起源、日期與各國特色慶祝全解析

父親節是一個向父親及所有擔任父職角色的男性表達敬意與感謝的節日。全球多數國家將其訂於「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但各地仍有不同的慶祝日期與習俗。

一、父親節的起源與確立

1909年,美國華盛頓州的索諾拉·史馬特·多德(Sonora Louise Smart Dodd)在參加母親節禮拜時,深感父親在母親過世後獨自撫養六名子女的辛勞,因而倡議設立「父親節」,以紀念其父威廉·史馬特(William Smart)的生日與所有偉大父親的付出。1910年6月19日,派克恩市(Spokane)舉行了全球第一次父親節聚會,隨後:

  • 1924年,美國總統柯立芝(Calvin Coolidge)支持將父親節設為全國性節日。
  • 1966年,總統詹森(Lyndon Johnson)以總統令明訂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美國父親節。
  • 1972年,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簽署法案,將此日定為永久國定紀念日。

二、各國父親節日期比較

國家/地區 日期 由來與備註
美國、英國、加拿大、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日本、新加坡、印度、菲律賓等76國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源自美國,後被各地效仿。香港亦沿用此日作父親節。
台灣、蒙古 8月8日(「八八節」) 1945年8月8日發起紀念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父親,以「八八」諧音「爸爸」而訂定,每年全台一致慶祝。
德國 復活節後第40天(耶穌升天日) 又稱「男人節」,當天父親們會推著啤酒木桶外出暢飲,享受專屬狂歡。
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 3月19日(聖約瑟夫日) 紀念耶穌之父聖約瑟,除向所有父親致意,也向名為「Joseph」者致意。
澳洲、紐西蘭 9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與歐美相異,當地多以家庭BBQ或觀看球賽形式慶祝,並舉辦「最佳父親」選舉以宣揚父職重要性。
泰國 12月5日 以泰國已故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生日為父親節,全國身穿黃衣、寺廟祈福,街道掛滿黃燈籠。
其他 各異(如南歐復活節後40天、5月8日韓國雙親節、11月北歐等) 不同國家因宗教或文化因素而另訂日期,例如韓國將5月8日訂為「雙親節」;北歐國家多在11月第二個星期日慶祝。

三、父親節的慶祝習俗

  • 送花與佩戴:美國父親健在者配戴紅玫瑰,父親已故者配戴白玫瑰;賓州以蒲公英、溫哥華以白丁香致敬。
  • 親手製作早餐:英、美、港子女於當天清晨為父親準備早餐,送到床前,寓意開啟美好一天。
  • 共浴與擦背:日本結合傳統家人共浴文化,女兒寫感謝信朗讀後,與父親同入風呂,並為其搓背。
  • 家庭聚餐與出遊:台灣子女多安排家庭旅遊、送蛋糕、禮物或回家團聚,並以「八八節」名稱營造親子氣氛。
  • 啤酒狂歡:德國父親節當天推載滿啤酒的小車四處暢飲,盡情狂歡,亦稱「父親們的盛宴」。
  • 傳統與宗教儀式:西班牙、義大利等3月19日會舉辦教堂彌撒、向所有「Joseph」致意;泰國則於寺廟祈福並掛黃燈籠。

四、結語

父親節自美國發起百餘年來,已成全球性節日,既保留感恩溫情,也融合各地文化特色。無論身處何地,透過送花、製作早餐、親子共浴或簡單的陪伴問候,都是向父親表達愛與感謝的不二法門。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