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斑節對蝦:養殖價值與生態特性

斑節對蝦:養殖價值與生態特性

形態特徵

斑節對蝦體型較大,最大體長可達 33 公分。其體色由暗綠色、深棕色和淺黃色環狀色帶交錯排列,游泳足呈淺藍色,步足和腹肢呈桃紅色。雌性個體通常比雄性大,雌性長度可達 25-30 公分,重 200-320 克,而雄性長 20-25 公分,重 100-170 克。

生態習性

棲息環境

  • 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從日本海到非洲西海岸和阿拉伯半島,南至澳大利亞。
  • 喜歡棲息在淺水區的沙質底部,也能適應汽水和淡水區域。

生理特性

  • 適溫範圍:21-35℃,最適宜 25-30℃。
  • 適鹽範圍:3‰-45‰,最適宜 20‰-30‰。
  • 對低溫抵抗力弱,18℃以下停止攝食,12℃以下會凍死。
  • 耐低氧能力強,能在溶氧量低至 0.1-0.2 mg/L 的環境中生存。

行為習性

  • 晝伏夜出,白天潛伏在泥沙中,晚間活動覓食。
  • 雜食性,喜食貝類、小蝦、昆蟲等動物性食物,也食用植物性食物。

養殖價值

  • 生長速度快:正常情況下,6 個月可達 16 公分長、50 克重,1 年可達 24 公分長、100 克重。
  • 產量高:池塘養殖平均每畝產量可達 350 公斤以上。
  • 適應性強:能適應較廣的鹽度和溫度範圍,適合在多種環境中養殖。
  • 市場需求大: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
  • 運輸便利:蝦殼較厚,離水後耐空氣能力強,適合活體運輸。

養殖注意事項

  • 水質管理:保持水質穩定,pH 控制在 7.8-9.2 之間,氨氮控制在 1.0 mg/L 以下。
  • 飼料投餵:根據蝦的生長階段調整飼料類型和投餵頻率。
  • 疾病防控:注意預防和控制病害,選用健康無特定病原的苗種。
  • 環境保護:養殖時應注意環境保護,避免對紅樹林等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斑節對蝦養殖已在中國多個沿海省份推廣,累計推廣面積達 60 多萬畝,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然而,養殖過程中仍需注意疾病防控和環境保護等問題,以確保可持續發展。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