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黑殼蝦體型較小,成蝦體長約1-3厘米。野生種體色通常呈透明或黑褐色,但人工養殖的品種可呈現多種色彩,如紅色、藍色、綠色等。黑殼蝦的體色主要由紅色、黃色及棕色三種色素細胞的分布及擴張情形決定。
生態習性
黑殼蝦主要棲息於山間溪流、小溪或湖泊中,喜好涼爽、流動且富含溶氧的清潔環境。它們能適應較寬的溫度範圍,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3-28℃,但可在5-35℃的極限溫度下生存。
黑殼蝦主要以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在水族箱中可協助清除殘餌和藻類。它們在夜晚和凌晨時活力最為旺盛。
用途
- 觀賞價值:部分品種如"玫瑰蝦"等受到水族愛好者的歡迎。
- 清潔工具:在水草缸中可有效清除附著性藻類。
- 餌料:常被用作中大型肉食性魚類的活餌。
- 生物指標:可用於研判河川水質污染程度。
飼養注意事項
- 水質管理:保持水質清潔,pH值以6-7.5為宜。
- 環境布置:提供沉木、水草等躲藏和攀爬場所。
- 混養選擇:避免與夜行性或攻擊性強的魚類混養。
- 礦物質補充:可適量添加蒙脫石或吸氨沸石等礦物質。
- 光照控制:夜間盡量不要開燈,以免影響蝦類正常生活節奏。
黑殼蝦不僅是實用的水族箱清潔工具,也是具有觀賞價值和生態意義的有趣生物。通過適當的飼養管理,它們可以在水族環境中健康生長並繁衍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