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黃體破裂?
黃體是卵巢排卵後形成的一種臨時內分泌腺體。在排卵後7-10天左右,黃體發育到最大,直徑可達2-3厘米。黃體破裂是指這個富含血管的結構發生破裂並出血的情況。
黃體破裂的原因
黃體破裂主要有兩種情況:
- 自發性破裂: 黃體內部血管自發破裂出血,導致內壓增高而破裂。
- 外力作用:
- 劇烈運動(如跑步、跳躍)
- 性生活過於激烈
- 腹部受到撞擊
- 用力排便或劇烈咳嗽
其中,性生活是最常見的誘因,約73%的黃體破裂與此相關。
黃體破裂的症狀
主要症狀包括:
- 突發的單側下腹痛,疼痛劇烈
- 噁心嘔吐
- 肛門墜脹感
- 嚴重時可出現休克症狀(頭暈、乏力、出冷汗等)
診斷與治療
診斷主要依靠:
- 病史詢問
- 體格檢查
- B超檢查
- 血常規等實驗室檢查
治療方法:
- 保守治療: 適用於出血量較少的患者
- 臥床休息
- 止血藥物
- 抗感染治療
- 手術治療: 適用於大量出血或病情進展的患者
- 腹腔鏡手術
- 開腹手術
預防建議
- 月經後半期避免劇烈運動
- 同房時動作不宜過於激烈
- 及時治療咳嗽、便秘等疾病
-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
黃體破裂雖然常見,但及時就醫和正確處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育齡期女性應提高警惕,出現可疑症狀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