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特徵
香附子(學名:Cyperus rotundus)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於莎草科莎草屬,廣泛分布於中國。它有多個常見別名,如莎草、大香附、香頭草、土香草、土香(水香棱)、地藾草等。
其主要特徵包括:
- 莖直立,呈三棱形,高約 40 厘米
- 葉近基生,細長呈線形,略比莖短,約 20 厘米長
- 葉脈平行,中脈明顯
- 春夏季節開花抽穗,穗狀花序呈傘房狀排列,花序扁狀長筒型,呈紅褐色
香附子常生長在山坡草地或水邊濕地上。
藥用價值
香附子的塊莖是其主要藥用部位,具有以下特徵:
- 呈紡錘狀,長約 1 至 3 厘米,中部直徑 5 至 10 毫米
- 顏色為黑褐色
- 性平,味辛、微苦
- 歸肝、脾、胃經
主要功效包括:
- 理氣解鬱
- 調經止痛
常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氣鬱滯引起的胸、脅、脘腹脹痛
- 消化不良
- 寒疝腹痛
- 乳房脹痛
- 月經不調
- 經閉痛經
通常用量為 5 至 10 克。
化學成分
香附子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包括:
- α-柏木酮(α-cyperone)
- α-柏木醇(α-cyperol)
- 異柏木醇(isocyperol)
- 柏木烯酮(cyperenone)
這些化合物屬於 α, β 不飽和羰基或烯丙醇類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
應用
香附子提取物在皮膚護理產品中有廣泛應用,特別在治療以下皮膚問題方面效果顯著:
- 曬後皮膚發熱
- 皮膚粗糙
- 剃鬚後皮膚刺激
- 痤瘡引起的炎症
研究表明,含有香附子提取物的外用皮膚製劑不僅有效,且不會引起異味或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