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香港梧桐河:歷史、生態與發展

香港梧桐河:歷史、生態與發展

地理特徵

梧桐河,原名鳳溪,是香港新界北區的一條重要河流。它是深圳河的主要支流,全長約49公里,集水區面積達43平方公里。

梧桐河發源於紅花嶺和黃嶺,流經上水、粉嶺和龍躍頭等地區。主要支流包括:

  • 丹山河
  • 軍地河
  • 雙魚河
  • 石上河

河道在虎地坳(上水屠房一帶)形成三角區,最終於羅湖與深圳河匯合。

歷史與命名

梧桐河的英文名稱曾為 "River Indus",與印度的印度河相同。這是因為英國在租借新界後派遣印度籍測量師命名的。

生態與環境

梧桐河為多種動植物提供棲息地:

  • 植物:翠芦莉、小葉馬纓丹等
  • 鳥類:小白鷺、大白鷺、鸕鶿、白胸翡翠
  • 昆蟲:蝴蝶、蜜蜂、蛾

河道管理與發展

梧桐河歷經多次治理與發展:

  1. 1960年代:建造抽水站,將河水輸送至水塘儲存。
  2. 1990年代:進行大規模防洪工程,改變了河道的自然面貌。
  3. 2002年:完成治河工程,拉直並擴闊河道。
  4. 近年:渠務署推動 "河畔城市" 概念,進行河道美化工程。

現今,梧桐河不僅發揮防洪功能,還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如運動、釣魚和玩模型船等。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