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與分布
隱翅蟲具有以下特徵:
- 體長約0.5-1.0公分,寬約0.5公分
- 身體呈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
- 腹部有黑黃相間的環紋
- 俗稱「青螞蟻」
全世界已知有約63,000種隱翅蟲,其中台灣有1,000種以上。它們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在陸地生態系統中非常常見。
生活習性
隱翅蟲的生活習性包括:
- 喜好棲息在稻田、公園、草叢或樹林等潮濕環境中
- 以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為主食
- 具有趨光性,常在夜間飛向有燈光的地方
- 動作迅速靈活,能飛又能爬
- 主要在夏季出沒,尤其是在棲息地受到騷擾時
對人類的影響
隱翅蟲本身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但其體液中含有一種名為「隱翅蟲素」(pederin)的毒素。當隱翅蟲被壓碎或人類不慎接觸到其體液時,可能會引發隱翅蟲皮膚炎。
隱翅蟲皮膚炎的症狀包括:
- 接觸後10-15秒內即可產生反應
- 皮膚出現灼熱感和劇痛
- 24小時內可能出現水泡、膿泡及潰爛
- 若處理得當,通常3-4天後會開始乾燥,一周左右痊癒
預防與處理
為了預防隱翅蟲侵襲,可採取以下措施:
- 在野外活動時穿著長袖衣物
- 就寢時關燈並使用蚊帳
- 避免用手直接拍打隱翅蟲
- 若不慎接觸,立即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沖洗
如果出現隱翅蟲皮膚炎症狀,應立即就醫。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使用抗組織胺、抗生素或外用藥膏來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