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銀合歡——外來入侵種與管理對策

銀合歡——外來入侵種與管理對策

特徵

銀合歡(學名:Leucaena leucocephala)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身高可達6-10米。其主要特徵包括:

  • 二回偶數羽狀複葉,互生
  • 羽片4-8對,每對羽片有10-20對小葉
  • 小葉呈長橢圓形,長約1厘米
  • 白色頭狀花序,腋生
  • 莢果長10-15厘米,呈褐色

生態影響

銀合歡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其入侵性來源於:

  1. 繁殖能力強:每年單株可產生1-2萬粒種子。
  2. 排他性強:根部分泌含羞草素,抑制其他植物生長。
  3. 形成單一純林:減少生物多樣性。

用途與管理

儘管銀合歡可用作牲畜飼料和綠肥,但其入侵性需謹慎管理。常見防治方法包括:

  • 立枯致死:通過注射除草劑或環剝等方式。
  • 栽植原生樹種:在銀合歡立枯後迅速培育原生速生型樹種。
  • 持續移除幼苗:清理從土壤種子庫中發芽的銀合歡小苗。

銀合歡的管理需要長期且持續的努力,以防止其再次入侵並恢復原生植被。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