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藜麥:超級穀物的營養力量與健康祕密全解析

藜麥:超級穀物的營養力量與健康祕密全解析

藜麥(Quinoa)以其低升糖指數、高蛋白質、豐富纖維與全九種必需胺基酸,成為現代健康飲食的明星主食。其礦物質與抗氧化物含量卓越,有助於心血管、腦神經與免疫力提升,但需注意皂素與草酸鹽對部分族群的影響。

一、營養成分比較(每100克食品含量)

成分 藜麥 白米 燕麥
熱量(kcal) 368
碳水化合物(g) 66.8 78.5 67.4
蛋白質(g) 12.1 7.4 10.9
脂肪(g) 7.6 1.0 12.1
膳食纖維(g) 8.3 0.6 8.5
鐵(mg) 4.6 0.2 3.8
鎂(mg) 161 19 108
磷(mg) 274 73 292
鈣(mg) 31 5 25
葉酸(µg) 198.8 19.5 61.1
維生素A(IU) 17 0 0
維生素B2(mg) 0.05 0.02 0.05
維生素E(mg) 7.78 0.16 3.69

二、主要健康功效

  • 全胺基酸高蛋白質: 含全九種必需胺基酸,蛋白質含量優於大多數穀物,適合素食者與增肌人士。
  • 低升糖指數: GI約50,進食後血糖波動小,有助血糖控制與長時間飽足。
  • 豐富膳食纖維與抗性澱粉: 促進腸道健康、防便秘,並有助腸道益生菌生長。
  • 心血管保護: 礦物質與抗氧化物可調節血壓、降低膽固醇並防止動脈硬化。
  • 礦物質寶庫: 鐵、鋅、鎂、銅、錳含量高,有助新陳代謝與抗氧化。
  • 不含麩質: 天然無麩質,適合乳糜瀉或麩質敏感者。

三、種類與選擇

  • 白藜麥: 口感柔軟,中性風味,易與各種食材搭配。
  • 紅藜麥: 纖維與鐵質較高,口感較紮實,帶泥土與果香。
  • 黑藜麥: 抗氧化能力最強,脂肪與類胡蘿蔔素含量最高,嚼勁明顯。
  • 三色混合可兼具口感層次與營養多樣性。

四、烹調與食用建議

標準煮法

  1. 清洗並浸泡30分鐘,去除表面皂素。
  2. 按1份藜麥:2份水比例,小火煮10–20分鐘。
  3. 熄火悶5分鐘,再以叉子撥鬆即可。

電飯煲/壓力鍋

  • 電飯煲:同煮米飯流程,水量比依製造商建議微調(約1.75:1)。
  • 壓力鍋:同樣比例,加壓3分鐘後自然釋壓。
建議食用量: 每餐建議45–60克未煮熟藜麥(約1/4杯生量),搭配蔬果、蛋白質與油脂,平衡營養。

五、食用禁忌與注意

  • 腸胃不佳者: 纖維與皂素含量高,易脹氣或不適,建議漸進增加份量。
  • 腎結石患者: 含草酸鹽,可能加重結石風險。
  • 高鉀飲食限制者: 紅藜麥鉀含量高,需留意每日總鉀攝取。
總結: 藜麥以其全面蛋白、低GI、豐富纖維、礦物質與抗氧化物,為健康人士、減重族群及特殊飲食需求者(素食、無麩質)提供優質主食替代選擇。烹調前需充分處理皂素,並依個人體質控制攝取量。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