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的結構
肱骨是一根位於肩部與肘部之間的長骨,其結構可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 肱骨頭:位於肱骨的上端,呈球形,與肩胛骨的肩盂形成肩關節。
- 肱骨頸:包括解剖頸與外科頸。解剖頸位於肱骨頭下方,而外科頸則是肱骨常見的骨折部位。
- 肱骨幹:肱骨的主要部分,呈圓柱形,向下延伸至肘部。
肱骨的下端包含兩個髁(內髁與外髁),與前臂的橈骨和尺骨相連,形成肘關節。此外,肱骨下端還有多個窩,包括冠狀窩、橈骨窩與鷹嘴窩,這些結構在肘關節運動中發揮重要作用。
功能
肱骨在上臂的運動中起著關鍵作用,包括:
- 肩關節運動:與肩胛骨連接,允許手臂進行多方向的運動,例如抬起、旋轉等。
- 肘關節運動:與前臂的橈骨和尺骨相連,使手臂能夠彎曲與伸展。
常見病症
肱骨骨折
肱骨常見的損傷包括:
- 近端骨折:通常發生於老年人,因跌倒導致肱骨頭或外科頸部位的骨折。
- 幹骺部骨折:多見於年輕人,可能由運動或事故引起。
這些骨折可能引發疼痛、活動受限及功能障礙,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例如手術或物理治療。
其他病症
- 腋神經損傷:由於肱骨位置接近腋神經,肩關節脫位或近端骨折可能導致腋神經受損,引發感覺異常或肌肉無力。
- 肌腱炎:如肱二頭肌腱炎等,因過度使用或損傷引起,常見於運動員。
結論
肱骨是上臂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支撐手臂的基本結構,還參與多種複雜的運動。了解其解剖結構及相關病症,有助於更好地進行預防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