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米仔蘭:芳香四溢的綠色瑰寶

米仔蘭:芳香四溢的綠色瑰寶

探索米仔蘭的特徵、用途與文化意義

形態特徵

米仔蘭(學名:Aglaia odorata Lour.)是一種屬於楝科米仔蘭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以下是其主要形態特徵:

  • 樹形:通常高約2-6公尺,樹皮呈紅褐色,小枝分歧多。
  • 葉片:
    • 為奇數羽狀複葉,通常有3-7片小葉。
    • 小葉對生,呈橢圓形或倒卵形。
    • 葉軸和葉柄具有狹翅。
  • 花朵:
    • 花序為圓錐狀,腋生或頂生。
    • 花小而圓珠形,直徑約2毫米。
    • 花色金黃,具有濃郁芳香。
    • 花期主要在6-7月,但可持續到秋季。
  • 果實:為漿果,乾質,卵形,成熟時呈橘黃色至紅色,結實率極低。

生長習性

米仔蘭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具有以下生長特點:

  • 喜光但也能耐半陰。
  • 適應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
  • 適合生長在富含腐植質、微酸性的土壤中。
  • 對低溫敏感,零度以下可能導致植株死亡。

用途

米仔蘭是一種既美觀又實用的植物,主要用途包括:

  • 觀賞價值:可作盆栽,用於裝飾會場、門廳、庭院等;也可用作切花,製作花束或花籃。
  • 藥用價值:
    • 花有行氣解鬱、醒酒清肺的功效。
    • 可用於治療胸膈脹滿、咳嗽等症狀。
    • 枝葉可用於跌打損傷、癰瘡等。
  • 香料用途:花可用於茶葉熏香及其他香料製作。

文化意義

米仔蘭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殊意義:

  • 花語為「有愛,生命就會開花」。
  • 常被用來比喻教師,象徵「崇高品質」,體現人們對教師的尊敬。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