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街衣的意義
燒街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項重要習俗,特別在農曆七月期間進行。這個習俗的主要目的是祭祀孤魂野鬼,為他們提供衣物和食物,同時也被視為一種行善積福的方式。
準備物品
衣紙包:
- 觀音衣
- 元寶和溪錢
- 金銀紙(陰司紙)
- 往生咒和大悲咒
- 幽衣幽祿
- 七色彩紙
- 壇香和紅燭
祭品:
- 白飯、清水、燒酒
- 芽菜、豆腐、龍眼、花生
- 硬糖、甜味餅乾
- 水果(如梨、橙)
時間和地點
- 最適合的時間是農曆七月初一至十四日,特別是七月十四日(盂蘭節前夕)
- 通常在傍晚到晚上進行
- 地點可以選擇路邊或十字路口
燒街衣步驟
- 擺放祭品
- 點燃香燭
- 向天空拜三拜
- 按順序燒化衣紙,先燒觀音衣
- 撒入硬幣(陰陽錢)
- 向火中奠酒並撒米
- 等待自然熄滅或按規定處理
注意事項和禁忌
- 保持肅穆和尊重的態度
- 避免指指點點或觸碰他人的祭品
- 不要隨意撿拾路上的錢
- 夜晚聽到呼喚不要輕易回頭
- 不要在燒街衣時大笑或開玩笑
- 避免用腳踢剩下的灰燼
- 不要將燒過的物品帶回家
燒街衣不僅是一種祭祀活動,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然而,在進行這項活動時,也應注意遵守相關法規,確保安全和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