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沙頭角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 - 領先創新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

沙頭角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

領先創新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

現有設施

現有的沙頭角污水處理廠是一座二級污水處理廠,主要為沙頭角墟、鹽寮下、菜園角和沙頭角邨提供服務。

  • 設計處理量:每日 1,660立方米
  • 污水經處理後通過一條較短的海底排放管排放至沙頭角海

擴建工程

擴建原因

由於沙頭角區及沙頭角墟的未來房屋發展將增加污水流量,現有設施的處理量預計在2019年達到飽和。

擴建計劃

渠務署於2018年第四季批出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第一期擴建工程,主要內容包括:

  • 增加污水處理量:每日處理量從1,660立方米提升至5,000立方米
  • 新建海底排放管:建造一條長約1.7-1.8公里、直徑450毫米的新海底排放管
  • 採用薄膜生物反應器技術:結合污水生物處理與膜分離技術,提升處理效率
  • 臨時設施:興建臨時污水處理廠,以維持擴建期間的污水處理服務

創新技術應用

擴建工程採用了多項創新技術,包括:

  • 場外建造及裝配式設計(DfMA)技術
  • 「地對海雙向水平向鑽挖技術」建造海底排放管
  • 建築信息模擬(BIM)技術
  • 工地管理數碼化、物聯網感應器、人工智能與虛擬實境等

工程進度

擴建工程於2018年開始,預計將於2025年第一季完工。該工程是「建造業2.0」的先導項目之一,也是首批獲發展局和建造業議會發出安全智慧工地系統標籤的項目之一。

環境效益

擴建後的沙頭角污水處理廠將為沙頭角區的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並帶來多項環境效益:

  • 部分經處理的污水將被重用於非飲用用途,如清洗廠內設施、沖廁及灌溉植物等
  • 新廠房採用節能設備,包括LED燈管和污水泵的摩打變速器,以提高能源效率

沙頭角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工程不僅提升了污水處理能力,還引入多項創新技術,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