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水仙茶:蘭香四溢的烏龍珍寶,品味傳世經典

水仙茶:蘭香四溢的烏龍珍寶,品味傳世經典

水仙茶的起源與歷史

水仙茶源自福建建州(建甌)一帶,歷史可追溯至一千年前。清康熙年間開始人工栽培,並因其獨特香氣與醇厚口感,成為中國國家級茶樹良種之首。
「水仙茶出禾義里(今小湖鎮),大湖之大山坪……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園中……果奇香為諸茶冠。」--《瓯宁县志》
水仙茶於1914年巴拿馬博覽會獲金獎,享譽國際。周恩來總理亦曾向外賓推薦水仙茶,顯示其地位非凡。

品種與特徵

品種分類

  • 產地:武夷水仙、閩北水仙、閩南水仙、漳平水仙。
  • 樹齡:老欉水仙(五六十年以上)、高欉水仙(二十年以上未修剪)。
  • 工藝:清香型、濃香型。

外觀特徵

  • 條索緊結、卷曲,形似拐杖或扁擔。
  • 色澤烏綠帶黃,三節色明顯。
  • 葉張肥厚、梗粗壯、含水量高。

品質特徵

  • 湯色橙黃或金黃,清澈明亮。
  • 香氣高長,蘭花香明顯。
  • 滋味醇厚回甘,喉韻悠長。
  • 葉底肥厚軟亮,紅邊明顯。
小貼士:武夷山茶區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之說,水仙茶以醇厚口感著稱。

製作工藝

傳統工藝流程

  1. 鮮葉
  2. 萎凋(兩曬兩晾)
  3. 做青(搖青、晾青交替)
  4. 炒青
  5. 揉捻
  6. 初烘
  7. 包揉
  8. 復烘
  9. 復包揉
  10. 文火烘乾
  11. 攤涼、揀剔、成品

關鍵工序說明

  • 萎凋:弱光至中強光下均勻攤放,15-30分鐘,輕翻拌。
  • 做青:溫度18-23℃、濕度65%-70%,搖青與晾青交替,形成「綠葉紅鑲邊」。
  • 殺青:220-240℃高溫,固定品質。
  • 揉捻:傳統腳揉或手揉,現多用機揉。
  • 烘焙:傳統木炭焙籠,初烘90-100℃,逐步降溫。

漳平水仙茶餅特色

  • 中國唯一緊壓型烏龍茶。
  • 模具壓制成四方茶餅,翻面均勻烘焙。
  • 2021年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沖泡與品鑑

沖泡步驟

  1. 溫具:熱水溫杯。
  2. 投茶:5-8克茶葉入蓋碗或紫砂杯。
  3. 水溫:95-98℃熱水沖泡。
  4. 沏茶:加水靜置5-10秒。
  5. 出湯:倒入公道杯。
  6. 分杯品飲:均分入品茗杯,聞香觀色細品。

品鑑要點

  • 乾茶香氣明顯,火功香、焦糖甜香。
  • 湯色金黃或橙黃,清澈亮麗。
  • 滋味醇厚回甘,喉韻明顯。
  • 葉底軟亮,「綠葉紅鑲邊」明顯。
品鑑趣味:武夷水仙有「三紅七綠」、「蛤蟆皮」、「蜻蜓頭」等特徵,老欉水仙則有木質、青苔、糙米等特殊香韻。

功效與禁忌

主要功效

  • 利尿排毒:咖啡因、茶鹼促進腎臟排毒,緩解水腫。
  • 促進消化:生物鹼維持酸鹼度,增強胃部消化。
  • 預防心血管疾病:兒茶精清除膽固醇,增強血管彈性。
  • 護齒提神:含氟護齒,咖啡因提神醒腦。

飲用禁忌

  • 忌空腹飲茶、飯後立刻飲茶。
  • 忌冷茶、過燙茶。
  • 忌睡前飲用,避免影響睡眠。
  • 營養不良、貧血、發燒、腸胃不佳及便秘者慎飲。

結語

水仙茶以其蘭花香、醇厚口感與悠久歷史,成為烏龍茶中的經典。無論是傳統工藝還是現代創新,皆展現出中國茶文化的深厚底蘊。
品一口水仙,蘭香縈繞,健康與美味兼得,讓生活更加精彩!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