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毛冷在廣東話中指的是毛線,主要是羊毛材質的線材。這個術語在香港和廣東地區廣泛使用,而「冷」字據考證可能源自法文「laine」(羊毛,法文讀音:[lɛn])的音譯。在粵語文化中,由毛冷編織而成的衣物被稱為「冷衫」,是冬季的保暖服飾。
粗幼類型 | 針數參考 | 所用棒針的粗幼 |
---|---|---|
最幼 Lace | 10厘米約有29-32針 | 2 - 2.75mm |
雙股幼 Fingering | 10厘米約有25-28針 | 3 - 3.75mm |
普通幼 DK double knit | 10厘米約有21-24針 | 4 – 5mm |
普通粗 Aran | 10厘米約有17-20針 | 5 – 6mm |
最粗 Chunky | 10厘米約有13-16針 | 7 - 8mm |
最最粗 Superchunky | 10厘米約有9-12針 | 8 – 10mm |
織物 | 女裝(中碼) | 男裝(中碼) | 童裝(2歲) | 童裝(6歲) | 童裝(10歲) |
---|---|---|---|---|---|
圍巾 | 100gm | 100-150gm | 30-100gm | ||
披肩 | 250-300gm | ||||
背心毛衣 | 300gm | 350gm | 100-120g | 150g | 250g |
長袖毛衣 | 450-500gm | 500-600gm | 200gm | 250gm | 400gm |
購買時需注意,若需要補購,最好帶備毛冷樣板及標籤,因為同一款毛冷在不同批次間可能有輕微的顏色差異。
在香港的五六十年代,毛冷編織是十分普遍的家庭技能。那時代的香港,冬天較現在寒冷,而成衣不如今日普遍,毛冷衫是主要的保暖衣物。懂得編織毛衣被視為一門重要手藝,甚至可能影響婚嫁機會。
銅鑼灣一帶曾是毛冷店的集中地,如白沙道上的巴黎毛冷公司工作坊,已有超過70年的歷史。早期這些毛冷店不僅銷售毛線,還提供編織機服務,幫助顧客織製衣物。
在香港文化中,由戀人親手編織的毛衣被稱為「溫暖牌」冷衫,象徵愛意與關懷。這種表達感情的方式在過去非常流行,展現了物質較匱乏時代的浪漫情懷。
過去的毛冷衣物有顯著的經濟和環保意義。舊的冷衫可以拆線重用,實現衣物在家庭成員間的循環利用,這種做法在今日的可持續時尚概念中仍有啟發作用。
毛冷作為一種傳統手工編織材料,在香港和廣東地區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從最初的生活必需品到如今的創意表達媒介,毛冷編織既保留著傳統技藝,又不斷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在快時尚盛行的今天,手工編織的獨特性和可持續性讓毛冷編織重新受到關注,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的橋樑。
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經驗豐富的編織愛好者,了解毛冷的種類、特性和選購技巧,都能幫助創作出更出色的編織作品。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手作文化的復興,毛冷編織有望在未來繼續發揮其獨特魅力,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溫暖而創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