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柳樹(柳屬,學名:Salix)是楊柳科下的重要屬別,全球擁有超過四百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及北極地區。至2024年4月,柳屬下共有723個物種、49個亞種、75個品種和4個變型,中國記錄的柳屬物種多達288種。
柳樹樹皮質地較軟,樹液富含水楊酸。葉片多呈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單生互生,葉緣多為鋸齒狀。枝條細長柔軟,常呈下垂狀,極具辨識度。花序為柔荑花序,春季開放,果實為蒴果,成熟後釋放帶有絨毛的種子(柳絮)。
柳樹展現驚人的環境適應能力。喜光、喜濕、耐寒,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偏愛濕潤、深厚且排水良好的土壤。柳樹根系發達,能在濕潤土壤中茁壯成長,甚至抵禦洪水。柳樹是北半球春季發芽最早、秋季落葉最晚的樹種之一,被譽為「報春使者」。
柳樹的生態價值極高。一株胸徑20公分的柳樹,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釋放氧氣204公斤,滯塵36公斤,相當於小轎車行駛1570公里的排放量。每株柳樹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高達1350.17元。
柳樹在中國文化中象徵離別、思念、堅韌與希望。「柳」與「留」諧音,成為離別贈別的象徵。詩詞中常見柳樹意象,如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白居易「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等,生動描繪柳樹之美。
柳樹還象徵生命力、堅韌與新生,被視為高潔、吉祥,能帶來好運與驅邪避害。
現代柳樹應用領域不斷擴展,除園林綠化、木材利用外,在生態修復、環境治理中作用日益突出。沙柳作為三北防護林主力樹種,在荒漠化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普及,柳樹作為可再生資源,未來在生物能源、生態修復、碳固定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
柳樹以卓越適應性、多樣應用價值和深厚文化內涵,成為自然界多面能手。從生態保護到經濟發展,從醫藥應用到文化傳承,柳樹在人類社會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珍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