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重要通知:8月1日至8月8日店主旅遊期間暫定發貨貨,如有不便敬請原諒。

【炎夏急救】曬傷處理懶人包:這樣保養舒緩最有效

【炎夏急救】曬傷處理懶人包:這樣保養舒緩最有效

重點提示: 發現曬傷後應立即降溫、補水、舒緩,並避免進一步日曬,以加速皮膚修復並減輕不適。

一、曬傷的主要症狀

  • 紅腫發熱、灼痛感:曝曬後 1–24 小時內出現,12–24 小時達到高峰。
  • 痕癢、刺痛或觸痛,嚴重時可見水泡及全身性症狀(如發燒、頭痛、噁心)。
  • 曬後 3–7 天開始脫皮,1–2 週內自然脫落。

二、初期急救:立即降溫與補水

  1. 立刻離開陽光,移至陰涼或室內環境。
  2. 冷敷或涼水沖洗: 用乾淨濕毛巾包裹冰袋/冰敷包(避免冰塊直接接觸皮膚),每次約 10–20 分鐘,重複多次。
  3. 多喝水: 防止體內脫水,促進修復。

三、持續護理:鎮靜與保濕

  • 使用 蘆薈凝膠 或含大豆成分的保濕乳液,於清潔皮膚、冷敷後輕拍塗抹,減少摩擦並鎖水。
  • 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或石油基(凡士林)產品。
  • 保持皮膚水潤,減少脫皮與舒緩癢感。

四、口服與藥物輔助

  • 如疼痛明顯,可服用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布洛芬或阿斯匹林。
  • 若曬傷範圍大、起水泡或出現全身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五、注意事項與禁忌

項目 建議做法 禁忌做法
降溫方式 冷敷、涼水沖洗 直接用冰塊、長時間浸冰水
保濕產品 蘆薈凝膠、水基保濕乳液 石油基、含香料、含酒精產品
水泡處理 保持清潔、自然癒合;塗抹抗生素藥膏預防感染 刺破、撕扯水泡
日常活動 穿寬鬆透氣衣物,避免日曬;補充水分 戴緊身衣物、再度曝曬、使用去角質產品
飲食調理 多吃抗氧化、抗炎食物(莓果、綠茶、omega-3等) 過度油膩、刺激性飲食

六、防止後遺與再次受傷

  • 脫皮期間避免抓撓及撕皮,以免引發感染。
  • 曬傷後數週內,皮膚對紫外線更加敏感,務必加強物理防曬與選用 SPF 30 以上防曬霜。
  • 若持續紅腫不退、流膿或劇烈疼痛,應盡速就醫。
做好上述護理與防曬措施,多數曬傷可於 1–2 週內恢復,並有效減少不適及併發症!
查看更多

日本九谷燒傳統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