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金的起源與意義
帛金,又稱奠儀、香奠、楮敬、紙敬、賻儀,是漢字文化圈傳統喪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致贈死者家屬的現金或財物。「帛」原指古代絲織品,象徵珍貴財物。
帛金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儒家傳統,其最初目的是幫助貧困家庭完成喪禮,後來演變為表達對逝者的敬意並協助喪家減輕財務負擔。
帛金信封的格式與寫法
基本格式
帛金信封需採用白色信封,並以中文直書方式(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書寫。最簡單的格式為:
- 上款:致送人姓名 + 「敬輓」
- 下款:簡寫「敬輓」或「輓」即可。
詳細格式
完整格式包含上款、中款和下款:
- 上款(右上角):例如「輓 XX 仙遊」、「XX 女士 靈佑」或「XX 先生 主懷安息」。
- 中款(中間):可只寫上「奠儀」兩字。
- 下款(左下角):根據親疏關係選擇適當詞語,如「XXX 敬輓」、「XXX 泣輓」。
範例格式
- 上款: 輓 XX 仙遊;下款: XXX 敬輓
- 上款: 悼 XX 府 YY 先生千古;下款: XXX 敬輓
- 上款: XX 媽 YY 夫人仙逝;下款: XXX 敬輓
帛金金額與禁忌
金額習俗
- 金額以單數為主,例如101元、301元,象徵「僅此一次」。
- 地區習俗不同,例如台灣以百位數單數為主,日本則避免3、4、9等數字。
禁忌與注意事項
- 必須使用白色信封,不可使用紅色或彩色信封。
- 帛金必須是現金,不可用禮物卡或現金券代替。
- 信封需封口,表達對逝者的尊重。
吉儀與回禮習俗
喪家通常會回贈「吉儀」以答謝來賓的帛金:
- 吉儀內容:白色毛巾或紙巾、一粒糖、一枚一元硬幣。
- 處理方式:毛巾用於抹眼淚,糖需當日食用,一元硬幣也需當日用掉。
提醒:離開喪禮時,不應對家屬說「多謝」,可用「有心」代替。
總結
帛金信封的正確格式和禮儀,是表達對逝者敬意的重要方式。在參與喪禮時,遵循傳統禮儀,不僅表現得體,也能展現對中華文化的尊重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