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的基本概念
尿道炎是一種常見的泌尿系統感染疾病,女性因生理構造的特殊性更容易患病。正確的治療不僅能有效控制症狀,還能降低復發的風險。
西醫治療尿道炎:抗生素詳解
西醫治療尿道炎主要以抗生素為主,依感染部位及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療程長短有所差異。
常用口服抗生素
-
磺胺類藥物
例如 Morcasin (Sulfamethoxazole 400mg + Trimethoprim 80mg)。
- 用法:每日2次,每次2錠,服用7天。
- 副作用:皮膚紅疹、腹瀉、噁心等。
- 注意事項:蠶豆症患者禁用,避免日曬。
-
頭孢菌素類
如 Cephalexin (250mg)。
- 用法:每日4次,每次1~2錠,服用7~10天。
- 副作用:嘔吐、腹部不適。
- 注意事項:青黴素過敏者需注意交互過敏反應。
-
喹諾酮類
例如 Cravit (Levofloxacin 500mg)。
- 用法:每日1次,每次半顆,服用7天。
- 副作用:皮疹、胸痛。
- 注意事項:勿與牛奶或制酸劑同服,需間隔2小時以上。
泌尿道止痛藥
Phenazopyridine 可減輕排尿時的灼熱感與疼痛,但服用期間尿液會呈現橘紅色,屬正常現象。
中醫辨證施治尿道炎
中醫學將尿道炎歸類於「淋證」,認為是濕熱蘊結下焦所致,治療以「通淋除濕,清熱解毒」為原則。
中醫辨證分型及常用藥方
-
下焦濕熱型
症狀:排尿灼熱疼痛、尿色赤紅或混濁等。
治療:清熱利濕,方劑如「八正散」。
常用中藥:車前子、滑石、山梔子。
-
肝氣鬱結型
症狀:易怒、情緒不穩。
治療:疏肝理氣,方劑如「加味逍遙散」。
-
腎陰虧虛型
症狀:多見於更年期婦女,排尿不順。
治療:補腎陰,方劑如「清心蓮子飲」。
針灸輔助治療
常用穴位包括膀胱俞、中極、陰陵泉等,可有效緩解症狀。
預防復發的生活調整與保健建議
日常習慣調整
- 每日攝取1500~2000C.C.水量,勤排尿。
- 如廁後由前向後擦拭,保持個人衛生。
- 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食物。
保健品選擇
- 蔓越莓:可減少細菌附著尿道。
- 泌尿道益生菌:維持微生物平衡。
- 富含維生素C食物:增強免疫力。
結論
尿道炎的治療需結合正確的藥物使用與良好的生活習慣。無論西醫抗生素還是中醫辨證施治,都需遵循醫囑完成療程。同時,預防復發的關鍵在於日常生活調整與個人衛生管理。若症狀持續,應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