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媽咪麵:跨越半個世紀的經典零食

媽咪麵:跨越半個世紀的經典零食

創立背景

媽咪麵由馮振軒及其兒子馮世洲於1974年創立。其誕生源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1971年, 馮振軒在馬六甲成立太平洋食品有限公司, 開始生產即食麵。
  • 公司初期面臨激烈競爭, 銷量不佳, 陷入財務困境。
  • 馮世洲發現橡膠業工人會直接食用未煮過的即食麵, 由此獲得靈感。
  • 他們決定將即食麵改造成易於食用的零食, 針對兒童市場。

品牌發展

媽咪麵的推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 1980年代成為馬來西亞最暢銷的零食之一。
  • 1992年公司更名為媽咪大寶達(Mamee-Double Decker)。
  • 目前已進軍90多個國家, 年收入達4.28億令吉(約1.43億美元)。
  • 在香港, 媽咪麵於70年代由陳家園食品有限公司引入。

品牌特色

媽咪麵的成功關鍵在於:

  • 獨特的食用方式: 無需烹煮, 直接食用。
  • 針對兒童市場: 品牌名稱"Mamee"意在喚起兒童對母親的情感聯繫。
  • 吉祥物藍毛毛: 1974年誕生, 成為品牌標誌性形象。
  • 多元化產品線: 除了原味外, 還推出了多種口味和其他零食產品。

文化影響

媽咪麵已成為許多亞洲國家, 尤其是香港的集體回憶:

  • 在香港, 媽咪麵的電視廣告"藍毛毛演奏會"深入人心。
  • 它成為了90後一代的童年回憶。
  • 媽咪麵的獨特食用方式(捏碎麵條, 加入調味粉搖勻)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媽咪麵的成功故事展現了創新思維和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 使其成為跨越半個世紀的經典零食品牌。